第10章 征北(六)(第 3/4 页)
李三笑道:“有甚不放心。”
边上郑二亦笑道:“敢不放心么?哈哈。”招了李老三的一记白眼。
李三侃侃而谈:“之前在潢水,在辽水那边会盟,也不都将货物运去。异地取货,并非新事。他们呐,这是没话找话套近乎。是吧?”这两句话就是冲那几个胡儿说的。也不知他几个真不懂还是假不懂,人人脸上笑容都很憨态可掬。
看他们装相,李三郎调笑道:“监军使,莫看彼辈憨厚,其实呀,满肚子坏水。对他们呐,”拍拍腰间钢刀,“这个时刻不能放松。”
郑哥对李正生道,“麻利,你怎么来了?”
李正生如今很不喜别人叫他麻利,就如李绍威不喜别人喊他扫剌,汉名汉姓才够高贵,才能衬得他们如今的身份。
能做唐人,谁愿意做胡人。
不过面对老黑,麻利是一点没辙。这是爸爸异父异母的亲兄弟,是卢龙有数的杀神。麻利李正生将军老老实实回答问题:“大帅让俺来山北戍守两年。这不,先陪着张监军过来,薛阿檀还在后面。”
薛阿檀也要来山北么。
“保定军调过来了?”郑守义疑惑,开春后若要西征,这边就空了,是得调人过来。可是,保定军、铁枪都加一起才几千骑,够用么?
张忠笑道:“郑帅恐怕不知,李将军已是射日军指挥使喽。”
这个李将军,就是说的李正生。
郑守义大感意外。射日军不是秦光弼的队伍么?麻利接位,那秦哥干嘛去?之前秦光弼负责筹建教练军他知道,但军使不是秦哥推荐了个谁接任么?怎么又换麻利了?出于兵头的本能,黑爷感觉这里头有事。
兵权无小事!
郑二还待在问,却听李三道:“且住,此处非谈话之所。”
郑守义想想也是,便住了口。
待进帐落座,李崇武的脸色就很难看,全不见片刻前的春风得意。
张忠取来公文,验了火漆。待众将传阅完毕,李三郎的脸都快赶上黑爷了,真是黑得不能再黑,狠狠咬着牙不言语。
郑守义劝道:“三郎,回去便回去吧。经此一役,秃头蛮是兔子尾巴长不了。南归后,有射日、铁枪、义从军等在此,足以震慑宵小。”
李崇武不甘道:“打蛇岂可不死?当初就是没有一鼓作气,才有此祸。一错,岂能再错?”
这个话题张德绝不置喙,李崇德自觉没有资格,仍是郑守义劝说:“大帅所言亦有道理。淄青王师范已降,棣州亦为汴军所得,待朱三自关中返回,恐又来河北生事。镇中空虚,我军是当早归。山北固然紧要,但幽蓟才是根本,不容有失啊。待南边事了,随时再来么。若幽蓟有失,营州又岂能安稳?”
李老三一心要在山北搞事,郑老二还惦记着义武呐。
李崇武欲言又止再三,忍不住道:“过赤山,经大同军,沿大河再向西,便是前套、后套。漠南之地,河西不算,精华一在辽水两岸,一在河套。国朝在那边本有西、中、东三座受降城,而今所驻天德军、振武军式微。左近又无甚大部落,力量微弱。”
说着,李老三忍不住起身,在堂中左右乱转,俯身对郑守义道:“晋王亦无北顾之力。河西、安西、北庭、漠北皆羸弱,契丹数万精壮西蹿,哪怕最后只有万把几千人跑过去,那也是虎入羊群,不数年又是一条好汉……
郑守义不解道:“那又如何?待其缓过气,我等也更上层楼,怕他不成。秃头蛮已胆丧,往西还要过河东,半路为人截杀了亦未可知。刘守光这又要送来许多人口,正好补充营州。屯垦数载,待落下根,秃头蛮还有本事打回来怎么?”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