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战潞州(三)(第 2/4 页)
要说起来,这次救援是有点犯忌讳的。
敌情不明呀。
可是梁王军令顶在头上,混肯定是混不过去的。
这二位坦诚交流之后,决定还是得抓紧去潞州瞧一瞧状况。只要到了潞州,对梁王就算有了交代,哪怕有什么状况,见了潞州再撤回去也好交代。毕竟几万人抱成团,要走要留,难道独眼龙还能怎么着?
不管这哥俩如何在犹豫中前进,郑大帅此时正在梁军东南五十里外猫着。
设伏,还是伏击梁军这种老流氓,想在山里蹲着等到人来伏兵尽起?那是无知文人胡扯。什么叫精锐?起码斥候要放出几十里,怎会给你机会。如果梁军这么水,那不早玩完了。
郑守义让舅哥领着二千骑及步军跟随周德威行动,临行前说得明白,势头不对该走就走。老郑自己领四千多骑,由千余辅兵支持,绕道梁军侧后等待时机。
十三郎跟在老黑身边比较兴奋。
这厮也是老武夫,可惜这辈子打仗都很窝囊。魏博往事不必提,到义武以后居然也不见好。前面跟成德干瞪眼一年,毫无建树,转到沧州,又被汴骑撵着打,天理何在啊。总算这次到河东时来运转,画风突变,从晋阳到潞州打得行云流水,十三郎也就找到了战争的乐趣。
早起舒舒服服吃了饭,炒面、肉干配粟饭,还有一口柳烧润喉,然后收拾行囊出发。为行军方便,队伍重新编组了马匹,又从晋军借了些驮畜,他们人均四马,脚力充沛。
大寨主回报,梁军起行,前面二千骑已打头翻山去了,后面是大队步军,骑军不多,可能也就千多骑。
咱黑爷最喜打骑兵孱弱的部队,想怎么欺负就怎么欺负,什么姿势都能有。
掐算时辰,遂引军离营,向梁军身后靠近。
五千余骑拉开架势,前面大寨主领毅勇都一千二百骑遮断战场,兀里海引前营千骑在左,卢八率后营千骑在右,郑二亲军八百和史怀仙四百骑居中,辅军殿后。数千骑呈个扇面,东西宽足数里,向梁军缓缓逼近。
此时天干物燥,上万马骡行走,根本无法隐藏踪迹,而且地形起伏,前面的梁军站在山坡上,也能看得很远。所以干脆在马尾后拖了树枝将声势搞大,扬起漫天烟尘,犹如天边的一朵黄云在动。
符道昭快人快马,早就钻山沟里看不见,李周彝看前面没有变故,也抓紧翻山脱离险地,才走了一半就发现身后有变。好么,河东军竟然从后头来了,真舍得跑路啊。
此时大军刚刚进谷三成多,还露个大屁股,李周彝心里大骂晋兵不是东西,这是要给自己开眼呐。忙遣探马去看,同时下令后军停下结阵。
此处背靠山坡,地形有利,应能抵挡得住,且看来敌几何。
梁军确是精兵。
发现身后出现敌军,梁军丝毫不乱,军令即下,迅速有条不紊地着甲结阵,将辎重车队护在身后。不等郑大帅靠近,万多甲士已经列队站好,大枪成林,强弓劲弩只等老黑上来送死。
看到这个架势,郑大帅隔着三四里地就停下脚步,对身边人道:“这他娘地才是梁兵么。”十三郎等纷纷点头称是,潞州那边,丁会打得确实太水了。
既然敌兵有备,黑爷也不急了,传令毅勇都戒备,其余各军下马,该吃吃,该歇歇。郑守义带着一百亲兵,让史十三跟着,将旗鼓搬上旁边一座小土垄,立起大纛。
得让梁兵知道爷爷在此。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