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一团乱麻(二)(第 2/4 页)
站立良久,罗大帅颓丧地坐回案几前,提笔数语写了封贺信装好,拉动手边一个绳环,片刻家仆敲门。罗绍威道:“唤大郎来。”
不一时,进来个十三四岁的少年,生得唇红齿白好生俊俏,与罗绍威少时有七八分相似,正是他的大儿。“大郎。”目光落在儿子身上,罗大帅语调平静地说,“梁王已回汴,备份礼,代为父走一趟汴州,祝你外舅进爵。去罢。”将刚刚封好的书信交到儿子手里,挥挥手让他去了。
……
幽州。
收到郑守义报告,辽王李圣正在安排卢龙军赶赴柳城事宜,李三郎再三来信,敦促派兵出塞。可是说实话,李圣并不觉得营州能出什么篓子,哪怕真如三郎所言契丹来犯,最多掳些牛羊,损失在所难免,但是几个城肯定是打不破。况且,有豹骑军、靖塞军在,牛羊只怕都抢不走几只。李圣心里,对自己的威望还是有些自信的,秃头蛮在扶余消停许久,自己没再拿他开刀就该谢天谢地了,这帮狼崽子是疯了么,来捋虎须。
相比而言,他还是对南边的朱三比较揪心。原想着淄青这么积极地要闹,好歹可以顶个几年,可惜王师范实在是不靠谱,十面埋伏?我天!就这么个蠢货,辽王感觉他的死期不远了。淄青倒下了,就该轮到他李大郎了,甚至于朱三直接先来弄他也说不定。所以,在卢龙军的调动上他有点犹豫,哪怕卢龙军新兵多,但多是幽州子弟,守个城总可以吧,也能让别的队伍解脱出来,到外线作战。
忽闻魏博打算换帅,来寻求卢龙支持,这有点意外之喜。若魏博这帮杀才能插一杠子,想必够朱三喝一壶了,好歹比平卢军强点嘛。
叫来李承嗣和秦光弼商量。李承嗣最近比较清闲,昨夜也不知干啥累得,以手遮面打个大呵欠。秦光弼却是真忙,新设教练军诸事繁杂,又是募兵又要操练,耗费许多精力,明显也没睡好。
看罢了信,秦教练眨巴眼道:“魏博,能成么?罗弘信以来跟汴兵打便没赢过。”对魏博这帮老兵痞,秦光弼实在没有信心。
“呃。”李圣略显尴尬。他是真对魏博有点期待,被秦光弼戳破了这点侥幸,面皮微红道,“只是,李公佺这边,不好没个回应吧。再说,不论怎样,魏博闹一场,或许平卢军也能多撑一些时候。”
实力不足真是让人烦恼,机会来了感觉也有点抓不住的样子。射日军刚刚拆分,卢龙军再一走,幽州可用之兵也就二三万人,加上刘守光、郑守义,勉强能凑个四万兵。似乎不少,实际呢?
之前瀛州那仗,一是汴军兵力不占优势,再来张存敬也没拼命,若是朱三带着十万大军亲来呢?哪怕来个四五万兵就跟他兑子,辽王自忖也拼不起。
过去不觉着,最近这几年梁王风头太劲,大有天下三分有其二的感觉。晋阳都打三回了,跟串门一样,想去就去,若非他让老黑救了一把,上回都不一定挺得住。如今干爹更是被捶得头都不敢露,老老实实的躲在河东静养。
听说王师范也跟晋王约期出兵,都没敢应,你说说。
梁王其势已成,给北国各镇心理压力实在太大。李圣今天让郑二去晋阳,明天派兵去淄青,到处搞事,就是不想独自承受梁王的兵锋嘛。李圣有时候也想,如果梁王肯接受卢龙、义昌、义武三镇的现状,不谋求吞并他,是否也能讲和呢?可惜每次结论都是不行。朱全忠这厮信誉太坏,凡是信了他的大帅,哪有一个好下场的,真是一点幻想都不敢有。
可是,这些话大李子跟谁也没法说,只能自己消化。
他是卖肝卖身地在给朱三哥添堵拖后腿啊。他揣测,在梁王的心里,在梁王的一众欲除之而后快仇家里,他李大郎如今肯定是一枝独秀。
大李子的烦恼,哪怕不说,李承嗣也能想个七七八八,看带头大哥一脸苦逼,李承嗣宽慰道:“大帅。管他魏博甚个熊样,遣军往南走走给他壮胆,看他闹起来再说。真闹,力所能及便帮一把,若是王师范那般囊糠也怪不得咱。我倒觉着还得先顾着营州。这几岁秃头蛮恢复很快,彼辈从渤海掳了不少匠人,开了铁山打铁,阿保机亦非庸碌之辈。我军大部回了塞内,山北兵力确实有些单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