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战义武,战战战(三)(第 2/4 页)
按习俗,守岁要到天明。
王处直几碗酒吃下,多少也有点飘。管他那多,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且过今宵。便起身至堂中,亲立毯上。女乐立刻换了战舞弹奏,王处直早年曾亲随兄长入关勤王,与巢军累战,颇为武勇,立在场中,回忆当年随大哥征战的热血,又想今日窘迫,胸中情绪波涛起伏,掌中横刀也随意而走,跳跃翻飞,化作条条光影,如花如雪,在空中绽放,引得观众们纷纷喝彩。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且舞且歌,舞得堂内寒光如电闪,歌声浑厚嘹亮更悲伤。
大老王正蹦得起劲,管家忽然领着一将跌跌撞撞进来。王将军被扰了雅兴,颇为不悦,待呵斥,便听那将惶急道:“大帅!敌兵进城了。”
王大帅一个激灵,酒也醒了,一把将人抓起,道:“速讲!”脑筋翻转,这是哪个混账不开眼,大过年的要来。
那将道:“是……是卢龙兵,袭破东门,正往这里杀来。”
卢龙?大老王是万万没想到卢龙敢下手。别看李正德那厮好像打得不错,其实明眼人都看得明白,汴军势大,卢龙式微,一路都是汴军压着卢龙摩擦。义昌不是一场大雨,瀛、莫就完了。后来张存敬过去,似乎两下战了个旗鼓相当,但是汴军攻卢龙守的态势这是非常清晰。
今岁汴兵走了,明岁再来,还挡得住么?当初大侄子曾向卢龙求援,这帮猪狗坐视义武兵败,如今想来欺负人么?
干!
迅速披甲,王处直提了七尺断马剑,领兵冲出家门。府中军将、佐吏都不用指挥,已自去召集里坊集兵。住在老王家左近的,都是军中牙将牙兵,还是最铁杆的,与王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待老王出门时,身边已经集结了近千甲士。大老王振臂一呼,道:“诸君!义武诸君与我共之,若卢龙得逞,我等皆苦,且随我御敌。”
这个道理很好理解。这些铁杆是本镇中享有好处最多的阶层,换了主子,别人怎样不好说,但他们这些家庭肯定是要遭受屠戮。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就在眼前,岂能不以性命相搏。
此时,薛霸已经顺利入城,正领兵在街上横冲直撞。
今夜李小喜引兵在前开路,这对他来说是拿手买卖,迅速将城外游弋的义武斥候拿下。王处直再不济,还是要派些斥候的。只不过因风雪影响,弟兄们有些懈怠,被李小喜占了便宜。不过,终有漏网之鱼,一根响箭撕碎了静夜。
可惜为时已晚。
薛霸裹着皮袍子,甲都不穿,将飞梯在胁下夹稳,双脚踩着城墙,后面军士们发力一推,这厮杂耍一样就上了城头。与牛犇相比,薛霸战意更浓。郑守义手下没有步兵人才,所以老牛一来就得重用,如今人称小都头,其实非常嚣张。而且,打燕城,打魏博,人家老牛也算是有所表现。薛霸呢?落在秦光弼手下,但人秦哥自己就是个马步双绝的高手,旗下大小将领不缺,就显不出他的能耐。尤其这些年射日军经历战事不多,比如打柳城就没跟上,后来多是承担练兵守御之责,唯一像点样子就是在瀛洲与张存敬做了一场,结果薛霸也没机会表演。
当然,他知道这是秦哥照顾他。接战的都是谁啊。但是,似他们这等底层武夫,想出头,就得拼命捞军功,得拼命才有前途啊。他已年近四十,还能征战几年?虽说李老三有承诺,似他这种老兵可以转行做专职教官,待遇不差还比较安全,可是老薛总觉得缺点什么。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