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集 政通人和(第 2/4 页)
汪文言一拍手说道:“我明白了!明皇是想着如西北一样,只管指个方向,剩下的全凭我等去做。”
“这算什么?垂拱而治?”一位高官不禁问道。
“不不不”汪文言连忙否定:“他这是放权简政。各位请看这道折子,这是四川道发来的长江河运的折子,也是当今批改字数最多的一个。工部下去查勘,多请当地有经验的船工,若有暗礁就用炸药炸开。长江万里,尤以蜀地为重。打通四川到湖北的航道,对两岸经济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内阁应做全盘考量,必要时派下得力官员,亲赴四川。户部也去,计算工程费用报回来。如此工程,应算入国家工程...
诸君明白了吗?只有这等事情,才能让当今看下去,其余什么祥瑞、刑名的事情,天子给个阅就算知道了。我想,这本是各地、各衙门的事务,天子懒得管也是有道理的。若是他都管了,还要我等做什么?以我在西北的经验,这些事给当今一个结果就行。办的差了,自有国法,办的好了咱们夸几句,评个优良也就是了。”
新一任的内阁,这才明白李想做事的风格,不禁议论纷纷。只觉得新鲜,还看不出好坏。
史宪之笑着说道:“得亏有着汪大人,否则就连我都摸不准天子的脉象呢。”
汪文言向诸臣拱拱手:“就是多跟了圣上几年。算不得什么的。诸位都是翘楚,适应过来就办的好了。”
史宪之冲他拱拱手,算是谢过他。要是没他中间调和着,可要磨合一阵。
果然这几日的折子简明许多,多是一些实务,没了歌功颂德。
李想欢喜起来,就求着探春写下政务院三个大字,刻成了匾给内阁送去。
内阁们看了这三个字,总算知道了天子的心思。真是要把天下政务相托呀,莫名感慨起来。阉党也好,东林也罢都死命求着这个结果,却反而都被压了下去。结果到了他们手里,就这样唾手可得。不由得都生出了为君效死的心思。朝堂运转更加流畅起来。
李想试着隔天不上朝,也没了人劝谏。这才欢喜起来。对黛玉说道:“原来是我想差了,他们啊还是不敢。只有我去了他们头上金箍,他们才能上天入地。这下好了,我又可以出去转转了。”
黛玉赞许说道:“这才是一代明主该做的呢。只是出巡不易的。”
李想一挥手:“就按当年的规程来。咱们自己出钱,不要地方接着就好。”
“那要去哪?”
“我要踏遍南七北六十三省,有件事要和这些封疆大吏们谈谈。”
“到了这一步了吗?”
“先谈着,吹吹风下下雨。毕竟农无税对有些地方来说,还是很难的。”
黛玉抱住李想说道:“此乃千古未有之事。我也要跟着去的。”
李想自然应允,又连续几晚睡在坤宁宫中。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