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圩集 飞龙在天(第 2/4 页)
薛蟠连连点头称是,又倒一杯请教“贴金”的事情。汪文言趁着他们热闹,使个眼色给李想,两个人端着杯子躲到一边。
“六位大学士和六部的主官已经议定,逼宫!”
李想明了,这逼得是那位贵太妃,并非当今。
“所虑的是宫内不能起兵戈。恐落人口实。四维,这次还就得像你说的,用那些宦官了。”
李想点点头:“也只有他们出手,才能不让天下动荡。”
为何如此难办这件事呢?本来太上一道旨意,她不搬也要搬,偏偏太上养病,不见君臣,这旨是请不得了。太后又不肯多言,紧紧守着太上。皇上只能借着元春的话头,告诉太后,他要废了这位贵太妃。
毕竟都是他爹的女人,没有这两位的首肯,皇上也是难办。
太上退位的不情不愿,若是在宫内起了刀兵,那就不是一个贵太妃的事了。本来朝中太皇派和新皇派就争的厉害,谁敢在这个时候动手,那可就是火上添油,其心险恶了。
所以李想躲到边关去,才出了这个主意,就怕万一泄密出去,他可就要跑路了。万幸的是,他抓住了宫内宫外几大集团的共同点。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所以这新皇一定是要登基的,国不可一日无主。毕竟所有人的利益,都在这位皇上身上,保住了他,才能继续朝斗下去。没了他,一大部分人,可就朝不保夕了。
再有心有叵测之辈,想着另立新君的,此时也不敢出头。李想看准这一点,才果断下注到了东卫身上,至于西卫,自有他们自己协商。
汪文言迟疑了一下说道:“可是,此事过后,四维你的处境可就不妙了。任谁也不愿看到一个连接内外的臣子。”
李想也深知这一点,当今虽有心留他在身边,可是除了户部、工部外,都要给他“升官”,让他远去。他不走,还怎么斗下去?没看学士清流们,也要办报馆挣钱,这以后都是李想的人脉,熬个四五十年,他直接就能上位中枢了。肯定不得罪他,但是让你去地方磨炼几年,也是题中之义。
“无妨,我已有准备,你也帮我扫听着消息,我打算回扬州,就在我老师身边寻个闲职。”
汪文言却摇头说道:“怕是不能了,据说那位贤王去了吏部,查阅了几份官员名册,其中有你。不得不防。”
李想拱拱手表示谢意,这池水他现在还碰不得,只有见招拆招吧。
九月初六,四更天李想就站在了承天门外,怀里揣着暖炉,在人群中肃立。来往的礼部官员巡查检视,宫墙上神机营已经把守住了关隘。
五更天,雄鸡唱晓,京城钟鼓齐鸣。多少人家睡不安稳,就等着这一刻的到来。
几声号炮在城外响起,号角联营。这是京城三大营报来信号,京城已经团团围住,确保安全。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