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集:金陵风雨(终)(第 2/4 页)
李荣有三子一女,长子李守中,次子李守信。
李守中字正卿,有四子一女,长子李冕,次子李藻,三子李黼,四子李繍,长女李纨。
因是前朝的官,所以只能在金陵守着国子监。四个儿子各地为官,虽不是高官显贵,但实打实的两朝三代均为官的官宦之家。
李想吞口口水,这能量大了去了。贾家不会这么没眼色吧,这么个姑奶奶还不供起来,非让人家离心离德。
“这李纨就是你们家现在的少奶奶了?”
“那是自然,这位少奶奶品行淑德都是万里挑一,虽说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可是人家早就读完四书五经,只是对外称只读过女四书列女传。因为,她的书比大爷读的还好。”林之孝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悲。
李想原地直打哆嗦:“女学霸啊,惹不起惹不起。”心里想着,怨不得贾珠早死,绝对是被他媳妇给郁闷的。这个男尊女卑的时代,你读书比不过你媳妇,是个什么样感觉?贾珠选择了拼命,豁出这条命也要考功名证明自己。
“回头您得劝劝你家珠大爷,媳妇读书好是好事,意味着自己儿子先天就能学的好。这可喜可贺的事情,千万别闹拧了。”李想觉得自己还是议论一下吧,虽然解铃还须系铃人,但是万一呢。
姜西溟放下茶杯说道:“我准备去拜访李祭酒一番。这礼物吗,你来出。”
李想也是不含糊,指指后院:“薛家和王家送的礼,您随便挑。除了给那贼头看了看,我还没动呢。”
姜西溟选了几样字画和玉石,还端着一方古砚给他:“这砚留好,将来可传家。”
李想接过细端详,上面刻着两行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有什么讲究吗?”
姜西溟得意一笑:“若是我眼力不差,此乃陆放翁的所用之物。好好留着吧。”跟着林之孝飒然出门而去。
金陵国子监,坐落在成贤街上,北及鸡笼山,西至进香河,南临珍珠桥,东达小营,延袤十里,灯火相辉,设有五厅(绳衍厅、博士厅、典籍厅、典簿厅和掌馔厅),六堂(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诸堂)。另算射圃、库房、储藏,教室、藏书楼、监舍、食堂,共计有2000余间。有生源九千余人,时有邻邦高丽、日本、琉球、暹罗等国向慕文教,派遣留学千人之众,共计万人。
著永乐大典,建观象之台,上国风范冠绝古今。
李祭酒收到传信,早早的在集贤门等候,随行博士三五人,也都翘首以盼。盖因江南布衣之名太盛,不得不如此行事。
姜西溟早早下了车,拜了圣人像后,与诸公相见。
李守中携手笑言道:“姜湛园来此,必有名头。且先不多言,快快留下墨宝。”
姜西溟哈哈一笑:“我与正卿兄一别经年,兄有命,自当遵从。”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