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二十八集 莫非王土乎?(第 1/4 页)
诗曰: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常州府无锡县,近几日车马辚辚,行人不断,俱都是冠带头巾的士子。
吴梅村坐在一辆车上怅然不语,任凭耳边鸹噪。说的都是如何要让顺王顺了东林之事。心中不禁冷笑,他可是至今也忘不掉当初那人把自己拉进考场,又背出考场的情景。
一位友人言道:“他是顺王不假,可也是读书人。既是读书人,就该有胸怀天下的格局,为天下苍生鼓而呼!”
另一友人反驳他道:“你怎知他就没有胸怀天下呢?一句收土归源就把你驳倒了!还是议论他的商税为妙,商贾之家本就艰难,创业难守业更难,哪个不是经过几代囤积才有的财富。怎能为了田园农家,就要收商家的税赋?我不服!”
再一友人历喝:“田园农家?你可耕种否?二三亩自己田产还算好的,若是你家有着百亩以上,你就知道哪有田园乐趣?全是心酸汗水。每日里那些佃户不是出工不出力,就是百般借贷。偏生你还知道他还不上,若不是为了黎民苍生,谁肯借贷给他们去!唉~~~就这样辛苦一年,朝廷还要征税,那些税还不是被那群狗官贪墨了去!农家苦啊!”
吴梅村听到此处,苦涩一笑,想起自己求学宁夏时,那些昔日的暴民是如何变成的辛劳农夫。那些振奋人心的言语,至今还在耳边响起:耕者有其田,土地税外,按田亩多寡收税,佃农、雇农均属于商业行为,按商税向雇佣者收取...。
“梅村兄,你可是经历过宁夏大学苛责的。到时见了顺王,可要讨个说法!”
别的还能不理会,这句话必须要解释清楚:“谁同你们说过我受了苛责?”
“那你怎么被遣送回来了?”
“哈!”吴梅村哭笑不得,忍了忍脾气,好言说道:“宁夏大学实行五年学制,第四年的学生必须要有一年的游历,我们称为实习。还要把这一年的经历写成论文,在论辩大会上当众宣读,接受讯问。各学科师长给你现场打分,过了及格线者方能毕业。
至于说遣送回乡,那是宁夏大学统一安排的校车。一路上吃穿费用均不必负担,贫家子弟可安心返乡而不必担忧用度。至于我这样家中尚可的,自然也愿意和同学一起了。”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