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枯集 巴彦淖尔的海兰珠(第 1/4 页)
词曰:
云松螺髻,香温鸳被,
掩香闺一觉伤春睡。
柳花飞,小琼姬,
一片声雪下呈祥瑞。
把团圆梦儿生唤起。
谁,不做美?
呸,却是你!
书接上文,果不其然鞑子寇关。他们可没有李想的经济谋算,没了吃食就去抢,怎么都是个死,总比冻饿而死来的强。
沈阳锦州一线燃起了狼烟,各种袭扰战事频繁。庙堂中也掀起波澜,原因就是一道折子。边关总督上书称道:此次寇边,不过是雪漫封山所致的无奈之举。若是朝中有意,可用粮草接济对方,这样便能止戈。否则战事一开,靡费更多云云。
一时间舆论哗然,这是资敌还是谋略?众说纷纭没个论断。朝中忽然分成三派,清流们主战,还要把这位总督拿下;勋贵们却语焉不详,既说可以打也应该打,又说此方略也还有可取之处,冬季不宜用兵;中书六部主官却赞成了和谈,原因却是子药存储不足。
工部尚书冯相交言道:“成品率与合格率持续下降。比之李四维在时跌了六成。臣也不明所以,这究竟是为何?若是兵部的库存够得话,还可一战。毕竟给了他们两年的库存。”
兵部尚书干脆不上堂了,直接抱病辞官,留下一封信给天子,信中说道:“兵部已将一年的库存调拨了辽沈,剩余的量却离奇的不足。臣训问之,曰京畿四营训练所用。老臣昏聩,又病体缠身,实在是无以为继。特此上表辞呈,请恩准之。”
天子哈哈大笑:“国难思忠臣啊。好好好,既然那里有着一年的库存,还怕什么?难道他们也都训练用完了?”
一时间朝堂之上竟无人答话,杨文孺只好出班奏道:“不若趁着战事未起,宣总督进京一趟,当面商谈。”
天子黯然准奏,忽然殿前金鼓敲响,众人大惊。有黄门官来报:陕甘圣教反了,已攻下县城一座。
天子拍案而起,命陕西总督围剿之。时有吏部主事稽勋郎中孙伯雅者,奏道:“陛下,还有一支精兵可用,不若让他南下除匪。”
天子急问是谁?孙伯雅说道朔方郡郡守,李想李四维。
天子却说道:“爱卿有所不知。自他缴了今岁的粮税后,曾对朕言道,他的战略重心是在北面,因此朕给了他临机专断之权。并将内侍王安派在他的身边。今日忽然让他南下,这岂不让他难办?那里可是雪厚三尺,积步难行。卿这是让他冒雪进兵啊!”
孙伯雅却言道:“圣上且自安心,臣怎敢有害他之意?臣自请去那朔方乌海一趟,当面与他商谈。必能说动李郡守出兵平叛,若有不能者,臣自裁于黄河就是了。”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