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太子摄政(第 3/4 页)
但武怀玉在地方,也需要财税,不管是驻军、养兵,还是征讨叛乱,以及养岭南的官吏,甚至建立学校、屯田、开商等等,都需要很多钱。
这些不能指望朝廷中央拨款,
武怀玉得自己在岭南弄钱,
编户齐民,征收户税,清量田地、开垦粮田,征收地税。
甚至盐茶酒糖的专卖税,矿产的矿课,乃至采珠的珠税,以及关税、工商税等等,
都要正规起来,同时也要充实财政,
武怀玉之前跟皇帝也达成了初步的意见,就是两税的正税是三分,一分上供国库,一分是划到武怀玉这个观察使手里,还有一分则留州县开支,
当然这仅是正税,
至于其它的工商税、专卖税、甚至关税、矿课等,李世民没说,房玄龄希望这些税都上供国库。
武怀玉不愿意,
正税才多少啊,尤其是岭南这种地方,
大头还得是其它的杂项,不管是工商税还是关税还是专卖,又或者是矿课,以及各种和买,以及官营所得,那些其实是很大一笔。
没钱在岭南想发展很难,
养兵要钱,打仗要钱,养官养吏也要钱,
更别说什么筑城、修堡,修驿站商路这些,
“我看所有税赋,不管是两税正税,还是工商杂税,又或专卖、矿课、关税等等,全部三分,一分上供,一分留使,一分留州,这样也方便统一。”
房玄龄却不答应。
如果以后都这样三分,那所有税赋,朝廷中央只能拿到三分之一,地方却拿了三分之二,以后朝廷还怎么办事。
“正税的三分之二可以留给地方,但工商杂税专卖等这些,我看地方上就不要再分了,朝廷用钱的地方更多。”房玄龄不让步。
于是乎,
武怀玉这位岭南封疆大吏,跟监国太子的五位留守大臣在那讨价还价。
讨论许久,都不愿意让步。
最后只好又请出太子承乾来主持,
承乾听完武怀玉的解释后,“孤觉得老师说的也挺有道理,岭南以前只有零星土贡,朝廷在岭南基本上得不到税赋收入,少数所得,也仍用于岭南了。
现在老师在岭南经略镇守,已经承诺岭南的这六万八的戍兵,两万四的府兵,还有那些州兵、县乡兵等,都不需要朝廷负担军费等开支,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