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697章 朕听说(第 3/4 页)

    这一万亩地,基本上是租给当地村民佃种,收成对半分,如果收成好,武家最多也就能拿到五千石粟租子,但实际上塬上向来较穷困,租武家地的村民们,最后总是要欠些租子的,能够实收到七成租就是好年头了。

    村民佃户也难,佃地辛苦一年下来,还要扣掉种子,上交租子,甚至是其它一些花费成本,这到手的粮食,甚至都不够口粮。

    幸好这几年有祥瑞种子,土豆红薯这些粗粮能搭着解决些口粮,勉强果腹,但要说想过好,太难。

    毕竟土地贫瘠,地里就只能产出来这么多,现在粮还这么不值钱,”

    “臣引进棉花在塬上种植,跟佃户们也是互利,就比如说今年这地,武家让佃户们种棉花,武家不仅提供种子,还派庄头把式负责指导怎么种植管理,而且承诺不管棉花收成如何,我们到收获后,是每亩给他们六斗粟谷的,且免了租,

    他们今年是等于帮我们种,旱涝保收,甚至比往年好收成时,都还能多收一斗粟。

    这棉花采摘、去籽、弹棉花,以及后续的纺丝、织布、印染等加工,我们也是优先雇佣了那些佃户村民们,他们还能又拿到一份工钱,”

    “王侍郎说我种棉花织棉布赚钱,这臣承认,但从种棉花到采摘再到去籽、纺纱织布、提花印染等等,中间还有许许多多的环节,每一个环节,都还有诸多人工、物料等成本开支,

    就说这最好的上等棉花七文钱一斤,但采摘、去籽可也很费人工,费时费力,何况一亩地产出一二十斤皮棉,其中能达到细上等的并不多,其它等级的就没那么值钱。”

    武怀玉跟皇帝并不是在算账,而是告诉皇帝,武家的这个棉花种植,在种植和加工的诸个环节,是带动了乡里百姓们赚钱的,甚至产出的棉布,也是向朝廷上缴了税收,

    朝廷得税,乡民得活,武家得利,这样的好事,有什么可指摘的,难道一亩地能产出几百几千钱不干,却非要种出几斗粮食来,

    难道让乡民们能够增加收入不好,非要让大家饭都吃不饱?

    因地制宜,

    多个方向发展,最后大家日子过好了才是真的,

    至于说粮食缺口,关中粮食自给不够,不是还有江淮山南甚至河南河北河东等等诸地,粮食本身也是一种商品,长安又不是没办法把这些粮食运过来,只是增加点成本而已,

    所以长安其实并不缺粮食。

    关中也不缺,根本没必要那么担忧,假如说关外的粮食不能运进关中来,那个时候就考虑的不是粮食自不自给的问题,而是这个帝国已经到崩溃阶段了,要考虑的就是其它更重要的生死问题。

    “你把自家佃给佃户的地,又跟佃户包过来,让他们帮你种棉花,你却付给每亩六斗粟?”

    “嗯,不用他们出种子,不用他们出肥料,甚至采摘的时候,还是另外按亩算工钱的,棉花采摘后,工坊加工,也还雇佣他们做事赚钱,”怀玉道。

    李世民听了目光炯炯有神,佃户们不仅旱涝保收,而且比最好的时候,都能一亩多得一斗粟,采摘棉花,棉花去籽等又多了赚钱机会,甚至纺纱织布弹棉花等也有机会参与、赚钱,里外里,今年三个塬上帮武家种棉花的百姓,实际收入比去年要高出了不少,

    “百姓不仅到手的粮食多了,而且多了赚钱的活计,最后手里还能多些活钱,这都是事实。”

    至于说武家种棉花,棉纺加工,这里面赚了多少,武怀玉没说,但肯定很多,毕竟刚才王珪说了个大概的,一亩地产的棉花,能加工出差不多十匹棉布,而这能值一万多钱。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北齐怪谈 希腊神话 折尽春风 小老板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沉溺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秘密部队之龙焱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红警军团在废土 重生之民国元帅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明末:帝国崛起 世子妃 大清要完 斗罗之墨竹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