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647章 与皇帝共天下(第 3/4 页)

    “这粮从武家其它种粮庄子来,也可以是市场上收来,总之武家会按这个数,向棉田所在州县粜卖这笔粮入常平仓,”

    “武家田里种棉花,跟种桑麻并无区别,所产棉花纺织成布做成衣服,不也还是满足百姓大众穿衣所需?”

    马周道,“如果武家真能每亩棉田向当地州县常平仓粜卖五斗粮,倒也能堵住那些人的口了。”

    “其实有些人不过是故意借机想要攻击我而已,”

    武怀玉直言,以前关中不能自给,一年有百来万石粮的缺口,这是事实,但也主要是因为战乱还没来的及恢复。

    就算说定都长安,京师人口会越来越多,每年粮食消耗上升,可缺口也不会太大。

    在武怀玉把玉米土豆红薯这些在大唐开始传播种植后,其实关中基本上能够粮食自给的,许多百姓的口粮会以粗粮杂粮为主,麦粟稻等则大部份会流入市场,流入长安。

    而另一方面,太平之时,入京的粮道也多,特别是峡州那边的水陆转运,以及那条运河打通绕过砥柱陕峡后,漕运能力大大提升。

    大唐关东、江淮、山南等地,甚至是巴蜀、岭南的粮食都能运到长安。

    真正要说棉花会吃人,那得有个前提,就是当棉花成为大宗出口商品的时候,它才具备吃人的条件,会大量占用耕地。而如果仅是大唐内部使用,是不用担心这个问题的。

    何况,就现在武家那点棉花种植量,不值一提。

    跟现在桑麻种植量比,真是小巫见大巫,有人拿武家种棉花说事,其实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借口攻击罢了。

    “等棉花开始采收,你知道每个棉花庄子,能为附近百姓提供多少赚钱机会吗?采棉花,弹棉花、纺纱、织布,提花、印染,每个环节都需要很多人工,也能提高附加价值,

    周边的百姓能得到赚钱的活计,增添收入,这总比仅守着那几亩薄田强多了。

    你也知道,如果都种地,粮食就不值钱,现在斗米二三钱,百姓其实很苦。可权贵兼并田地却更加厉害,百姓连自己那几亩薄田都守不住······”

    贵族豪强兼并土地这种事情,历朝历代都是没办法禁止的,因为土地始终是重要的生产资料,掌握着生产资料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收益,所以财富自然就会流入土地,土地兼并也会一直进行。

    武怀玉这些年地越来越多,

    连马周名下的地也越买越多,

    其它所有权贵官员都是如此,甚至皇帝就是天下最大的地主。

    如果大家都一边拼命兼并土地,一边只管种庄稼粮食,结果就是这世道就永远是农奴社会,贵族庄园奴隶主们过的很好,但绝大多数人不免沦为农奴,

    必须得把部份劳动力引到其它地方去,可以是搞点作坊弄点店铺,或是搞个商队,又或是开个矿山,

    以后还可以开拓边疆,总之,超过土地承受的富余劳动力得找到出路,要不然两极分化,很快就完蛋,当然,一般情况下,这个周期会有二三百年,循环往复。

    武怀玉还是希望有所改变的,

    马周似乎没想那么远,他反倒觉得武怀玉有时做的事情,让他有点担忧。

    “你现在应当不止千顷地了吧?”

    “嗯,确实不止,不过多是在边地,都是些不值钱的玩意,招个佃户雇个长工都找不到人,只能蓄奴,成本高。”

    马周担忧的道,“贫者无立锥之地,而现在朝中那些权贵世家,却地连阡陌,甚至广蓄奴隶,我很担忧啊,”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北齐怪谈 希腊神话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小老板 沉溺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秘密部队之龙焱 江湖三女侠 重生之民国元帅 嬉游花丛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大清要完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红警军团在废土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斗罗之墨竹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