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871章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第 2/4 页)

    卫州的黎阳山,滑州的瓦岗山,东阿的鱼山、郓州的梁山等,

    虽说平原一马平川,但是也还是有些山的,虽不高,但都还挺有名。

    比如黎阳山,也叫大伾山、黎山,山势巍峨,秀丽幽静,商周时就有名,汉代在黎山脚下,黄河之滨置黎阳县,取山之名,取水在其阳,因称黎阳,

    隋朝时,在黎阳建大粮仓,李密派李绩率兵攻下黎阳仓,夺得存粮,开仓放粮招兵二十万,且赈济周边百姓。

    黎阳仓就建在黎山南麓,到现在大唐依然沿用,为国家官仓。

    黎阳收,九州固。

    黎阳仓西濒永济渠,东临黄河,水运极为便利。从隋朝开始,河北收来的田租赋米,便先集中于此,然后再由永济渠或黄河运往洛阳、长安。用兵东北时,由江淮运来的军粮,也先储藏在这里,然后由此运往东北,是河北地区唯一重要粮仓。

    在隋朝,隋政府在各地都修建了许多粮仓,其中著名的有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等。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

    这次面临大洪水,朝廷要抗灾救民,关键之处就在于粮。

    黎阳仓和兴洛仓、回洛仓都是此次赈灾关系。

    兴洛仓在洛阳巩县,回洛仓在洛阳城郊。

    好在这次有李淳风提前预警,朝廷多了些时间准备,还能把十三州地方上仓中粮食运出保全,甚至提前发布预警,让百姓可以提前撤离疏散。

    官仓粮食、义仓粮食、社仓粮食、百姓手中粮食、商人手中粮食,第一时间想办法运走保全,

    老弱妇孺也第一批动员撤离,往高处安置,往后方安置,

    青壮们则征召起来,抢修加固黄河大堤、转运粮食,

    这是一场争抢时间的战役,

    皇帝在洛阳亲自指挥,两位前宰相一位现宰相,带着六位紫袍大臣,划片主持。

    连幽州、扬州、豫州等后方,也都在派兵派民工来动援救灾。

    人心齐,泰山移。

    朝廷的雷霆出击,确实抢到了不少时间。

    当黄河流域暴水几天几夜不断,水位开始全线暴涨,百姓们并没有那么恐慌,许多沿河低处的乡村已经撤离了,甚至不少县城,也都已经提前撤离,

    各个临时安置点,也有人管理主持,有乡团维持秩序,甚至有人发粮发药,条件依然还是比较艰苦,

    大雨不断,百姓们的棚子、帐篷,在风雨中飘摇,可就算漏水也冲比泡在水里强,

    哪怕雨太大,缺少燃料,但就算是嚼把面粉,嚼把麦子,也还能坚持。

    “水又涨了,”

    “雨还不停,”

    面对老天,人力渺小,但没有谁愿意就这样放弃,

    贼老天,逼急了也要跟他斗一斗。

    秦琼调了许多官吏、官兵、乡团、民壮等,编成了一支又一支队伍,让他们继续动员帮助百姓撤离,

    许多人水没淹到家里来,都不肯撤。

    只能是一边苦劝,一边半强制撤离,实在撒泼打滚都不肯走的,那就不再管他,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负责,通知了劝说了,仍固执的那就不关别人的事,大家很忙,要护堤,要运粮,要帮助其它愿意撤的人转移。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晋末长剑 江湖三女侠 折尽春风 万历明君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沉溺 秘密部队之龙焱 北齐怪谈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风声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明末:帝国崛起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大清要完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希腊神话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大汉帝国风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