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暴食熊罴(第 2/4 页)
“今天疙瘩村又好多人来做工。”
“有活就安排吧,反正我们现在秋种也忙,另外庄子新建起来,也还要添些屋舍羊圈啥的,大家重建家园也非常不易,还是老规矩,工钱一旬一结,他们可以要粮也可以要钱,尽量不要拖欠他们。”
疙瘩村因为靠着无定河支流疙瘩河而得名。
这里原来百来户人家,现在只有七八十户,还有半数是平定朔方后重新安置来的,另外大半村民,已经不是被之前围城时迁去了灵庆等地,就是被赶进城后饿死了。
一场战争,虽然这次战争并不是什么激烈攻城掠地,但对朔方百姓而言,仍然被洗白了。
现在分了田授了地,要重新修房子,置办农具、家具、买牛买马等,太难了,只能一点点来,他们也不可能都指望朝廷衙门,这隔壁武家庄,就成了他们最好的依附对象。
“直接先计下,到时抵扣他们租借种子农具牛马的钱也好啊。”
僧婢道。
怀玉摆了摆手,“你看大家那模样,一个个面黄肌瘦,家无余粮,靠着朝廷的那点赈济粮,都不容易。咱们这庄子在这,以后还要跟乡亲们经常打交道,需要他们帮忙的地方也多。
现在遇灾遇难,能拉肯定要拉一把。”
“我有个事正好要说呢,就是好多村民现在要跟咱庄子借粮,说好秋天借,夏收后还,可他们现在一无所有的······”
“先别管那些,每家先借一些,至于说利息这些,就别说什么借一还三还二了,现在借,可以到明年秋收为限还粮,本一利一吧。”
“太低了吧?”
别人家都借一斗,利息都是二斗三斗,这时间还只有半年。怀玉居然要秋借秋还,足一整年时间,利息也只要一斗。
“都很困难,这个时候就别想着利息了。”
其实武怀玉最后定这个利息,相比别人半年就两三倍息,实际已经只相当半年期五分息了。
这个利息在当今大唐来说,很低,一般情况下你借不到这样的,官府偶尔赈济灾民的时候会弄点这种低息的,但数量少不说,一般人也借不到。
另外就只有家族的那种族仓,或是一些义仓,才可能有这低息。
武怀玉也得考虑下其它地主豪强们,不能一下子定太低,否则就是掀桌子破坏规矩。
现在听起来是倍息,跟官府公廨钱利息相当,实际对比以半年期为主的民间粮食贷,要良心的多。
“要细水常流,这些村民以后跟咱们庄子是要世代相邻的,”
这时代,武怀玉还是希望有个较良性的关系的。
那样豪强地主和普通百姓的矛盾才不会那么突出,而豪强地主才能更有威望,以后办事什么的也更方便。
甚至用残酷点的角度分析,这些村民就算现在分了田地,但他们仍相当于是豪强家旁边养的一片韭菜的,普通百姓在这个时代抵抗风险的能力是很低的,一场水旱霜灾,又或是一场疾病意外,都可能让一个家庭破产。
起码也需要借贷,而这个时候他们基本上都只能找隔壁的地主豪强借,这时代就算武怀玉再有良心,比别人家利息低,可借贷利息普遍都高。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