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562大道洞真,趋吉避凶之起源(两万字大章)(第 2/4 页)
到今年,他终于成功迈出这一步。
出关之后,孟少杰闻听外界消息,便即赶来拜见雷俊,补上迟到的祝贺,前不久才刚刚离开。
七十来年前,孟少杰同卓抱节相继登仙。
前者当初略快些许,但现在双方差距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孟居士同天瑞居士一道开辟新学,天纵之才又受天地大道反馈,弟子所不及。”
卓抱节言道:“幸蒙恩师教导提点,方有弟子今日。”
很大程度上,孟少杰的老师,正是张晚彤。
常有人评价,卓抱节比其师祖元墨白幸运的地方在于,他的恩师雷俊,水平远胜元墨白之师。
天瑞居士张晚彤的天资、实力自不必多言。
卓抱节早年却估不到今日在同孟少杰的“较量”中,还能因为自家师父的优势沾光。
一旁同样在近期回到三清三宝洞天内修行的楚昆则笑道:“师兄登临洞真之境还是稍晚了些,再早点,华节师侄说不定能反超孟居士。”
雷俊颔首:“嗯,怨我。”
卓抱节立于一旁淡然处之,早已习惯自家师父和师叔的不成熟。
却听雷俊继续说道:“除了抱抱这里,三师弟你当初那边得七宝梁柱也晚了,否则更早成就自然层次的悟性,想来也可以如虚海一般,早早洞玄太微。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我辈当时刻警醒,高天尊故去之后,太素道体出缺,师弟你的天河仙体正有机会,希望我们能早日将之补上。”
楚昆苦笑:“得,师兄,我说不过你,咱们还是老样子,都随缘好了。”
雷俊:“我说的是正经事。”
楚昆叹息:“八字都还没一撇呢,这种事,如何做得准?”
雷俊目视远方,视线仿佛穿越洞天界限,投向茫茫宇宙虚空:“是啊,未来的事,最难把握。”
至他当前境界,过去现在未来无数密辛,如观掌纹,已少有秘密可言。
造化洪荒变迁的未来条条走向,亦有许多显得清晰。
但针对未来而言,仍有部分变数存在,或是源于和自身相近的少数人,或是源于自己。
雷俊心思澄净。
楚昆、卓抱节不可见之奥妙下,一个光球不再浮现于雷俊本人脑海深处,而是仿佛直接出现在他的面前。
至如此境界修为和天资实力,雷俊眼前那光球,终于开始变得清晰一些。
光辉下,那似是一册竹简模样的书卷。
此前雷俊多次趋吉避凶,每每看见的一道道签运,竹签像是陆续从竹简上拆落剥离的存在。
但竹简此刻看上去仍然完整,似乎一道道竹签从上脱落,对其整体而言并不产生影响,不增不减。
竹简书册上并无著名。
在雷俊目光注视下,卷起的竹简徐徐展开。
上面初时空白一片。
随着雷俊的目光注视,则开始有大量玄妙的标记符号,在其上不断变化排布,没有一刻固定。
标记符号更似符箓,与人世惯常文字不同,令寻常人等难以辨别。
但落在雷俊眼中,则能看出这是非常标准的上古符箓派所传。
他忽然微微一笑。
以前也是难为这竹简或者说光球了。
每次将符号信息固定下来之后,还转为过去雷俊清晰可见的文字内容。
甚至其中遣词造句,都是符合雷俊一贯思维习惯和认知习惯。
雷俊平静目视那展开的竹简。
他的视线继续向前,仿佛穿越竹简,目光不止透过虚幻的空间,更穿越时光的长河逆流而上。
在竹简背后,雷俊隐约看见一个身影。
对方亦身着道袍,头戴道冠,腰间悬雌雄二剑与都功玉印,周身上下三洞法箓、诸品灵文环绕不休,身体上方,同样立着一顶五光十色的十色鹤盖,光辉流转下,道道清气丝绦垂落四方。
雷俊微微颔首,向对方一礼。
身为龙虎山天师府传人,雷俊对这个身影再熟悉不过。
龙虎山开山祖师,有史以来第一位天师,同时也是道家符箓派一脉的开山祖天师,雷俊之前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道家后天无极。
其人留下诸多传说,又大多湮没在历史尘埃中,令后人难以窥见其真实想法。
上古天宫同道家符箓派息息相关,纠葛甚深。
祖天师亦在当初上古天宫中担任重要职司,传闻中与皇天高上帝关系密切。
上古符箓传承,在天宫律例的奠定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龙虎山天师府在上古大劫后第一次衰落,便是因为同天宫纠葛过深。
大劫之后,天宫旧属有心复辟天宫,亦是缘起发掘天宫遗迹,发掘上古符箓派传承。
但是……
祖天师亦是因为反对皇天而身陨,并且是最早身陨的道家洞真天尊之一。
所幸,他还留有少许后手。
只是这后手并非在于自身重生归来。
而是为后世人挣得一线机会。
自皇天高上帝君临造化宇宙主宰三界,对道门影响至深后,道门卜算命运之法便成历史。
及至其他道统相关传承,亦日渐式微。
而于祖天师身陨之后,皇天高上帝亦不复此能,埋下祂最终败亡的契机。
严格来讲,和眼下的雷俊一样,世间过去未来诸般变化,皇天大多尽收眼底。
但相关者修为境界越高,自然越不易看得分明。
而祂因此缺失那最关键的一线之机。
于这等修为实力的顶尖高手而言,往往胜负成败正在于这一线之机。
祖天师本人不得超脱且身陨,但那一线之机,却被祂送予造化宇宙之外,送予更遥远的世间。
只是,这一线之机,终究将返回这里。
可能只是瞬息之间便即返回。
可能要千年万年之后方才复见。
这一切,却也不是祖天师所能决定了。
如果很快返回,或许仍会落入皇天高上帝之手,则整个造化宇宙历史走向,想必都将为之改变。
不过,这一线之机最终回来得还是晚了些。
也带回一个原本不属于这方人间,不属于九天十地大千世界,不属于这方造化宇宙的人。
“气机牵动,世间奇缘,莫过于此。”雷俊目视那展开的竹简,忽地笑起来。
大师姐许元贞行事无为无不为,好恶随心而又淡泊疏冷。
小师姐唐晓棠一心与之比个高下,但其实许元贞却对输赢不甚在意,更多是享受与唐晓棠、雷俊等人切磋交流之下灵感火花的不断迸射。
只不过,能赢的情况下,她自不会输。
不论唐晓棠还是雷俊,都不是她的敌人。
而对于敌人,她自是另一番标准对待。
故而纵使当真为唐晓棠、雷俊盖过,她亦不甚在意。
相识以来,雷俊有关这位大师姐当真破防的记忆,只有早年她察觉自己最初与雷俊结缘,是因为天师印却在当时看走眼以至于错过天师印的时候。
她破防,是因为她自己走眼失手了,而不是因为和别人的输赢。
但其实……
二人当初结缘,并非因为天师印,或者说,不全是因为天师印。
雷俊哑然失笑。
他微微摇头,收敛心神,继续浏览那竹简。
到他如今修为实力,竹简上所载种种玄妙,于他已经没有秘密,凭自身修为亦可推演大半。
某种程度上来讲,对皇天、帝圜亦然。
故而三十余年前帝圜大千世界第一次重开之际,虽然被竹简光球初步料中,帝圜亦因此生出感应。
如此,便是变数,令其未来更难测算。
只不过,祂终究还是被料中。
祖天师昔年送这一线之机往造化宇宙之外,其后方才回归,虽不是真正超脱,亦非当前造化宇宙所限。
雷俊此刻彻底洞悉竹简光球之密,结合自身所知所见,与之印证,心中自有无穷灵机迸发。
雷俊注视自己识海意识中的竹简。
然后,现实中的祂向前伸出手。
祂的手,仿佛伸入一座虚幻的“门户”内。
识海意识内,闪动光辉的竹简旁,出现相同的“门”,接着雷俊的手掌出现,就这么抓住了竹简。
接着,将竹简取出来。
虚幻缥缈的存在,在这一刻,竟于雷俊掌中,凝聚成实体。
继续浏览竹简,雷俊收获更多。
通过浏览竹简,祂的心神渐渐升高,离开三清三宝洞天,离开蓬莱海,离开九天十地大千世界,进入域外虚空。
然后,进一步升高。
祂感觉自己有那么一瞬间功夫,仿佛脱离了整个造化宇宙,去往天外。
去往,祂曾经来时的方向。
另一方造化宇宙内,一颗蔚蓝的星球,这时出现在雷俊视野内。
祂仿佛遗世独立,默默落入其中。
两方造化宇宙,基础规律同道理规则,有巨大差别,形成扭曲。
于雷俊个人而言,自离开之时起,在这方造化宇宙的时间,便仿佛全然停滞。
或许,待祂本人当真自此前二百多年身处的造化宇宙修行超脱,登上更高层次后,再去往其他造化宇宙,方才一切自如。
届时在另一方造化宇宙流逝的时间,亦不影响这边。
对原本蓝星所在的造化宇宙来说,现在的祂,或许才是来客。
至于此前能从这里离开,自是竹简的缘故。
究竟完全是祖天师一个人的手笔,还是可能涉及更高层次的存在,当前未知。
毕竟不止道门三清祖师,便是其他已经超脱的强者,亦不曾重返和干涉那方造化宇宙。
亦或者,干涉了,未超脱的人,也无从知晓?
问题的答案,或许需要留待未来解答。
雷俊并不排斥未知。
他不纠结相关事,心神开始回收。
回到此前自己一直修行的造化宇宙内。
九天十地大千世界,蓬莱海三清三宝洞天中。
雷俊继续目视自己手中闪动光辉的竹简。
一去一回间,许多事情更加清晰了。
于道门中人而言,“三”,确实是个重要的数字。
祂与大师姐许元贞、小师姐唐晓棠结缘,亦着落于此。
祖天师的竹简为道门留下大气数。
只是这气数最终并非着落于单纯的一卷竹简。
某种程度上,分担于三。
大师姐许元贞少年时天资不显,乃是如雷俊、楚昆等人一般后天升华自身根骨、悟性资质。
问题是,她比绝大多数人在这方面都要容易得多。
各种珍稀天材地宝,四处随便转转,往往便捡个盆满钵满。
若说机缘,她机缘遍地。
但或者说,是一个能连续发挥作用的天大机缘。
而小师姐唐晓棠天心通明,洞悉善恶,觉险以避,当中敏锐,世所罕见。
类似能力,其他修行者不是没有,但往往应用于实力低于等于自身的对手,极少能察觉来自更高存在的威胁。
唐晓棠难得处在于,修为实力高过她的人心生恶念,对她形成隐患与不利,她亦能敏锐觉察。
如今洞悉竹简奥秘,雷俊得以知晓,她们的特异之处,其实同自己的竹简,出自一源。
准确说,是竹简当初将要回归这方造化宇宙时,从上面剥落,一生二,二生三,共同承载其后道门气数。
只是因为造化宇宙同造化宇宙之间时空界域间隔的缘故形成扭曲,故而最终在九天十地大千世界这里形成错位。
许元贞最早。
唐晓棠次之。
身怀竹简的雷俊,最后现世于人间。
但同出一源的关系,纵有时间错开,差距亦不大,最终共同着落于这个时代。
说起来,这个时代有少许可能截住这份机缘的人,便是帝园了……雷俊心道。
但对方当前正被镇封在帝园大千世界的地界内。
时也命也,所谓气数,玄之又玄。
虽然在帝园有了防备后,竹简难以再算到对方,但雷俊取出竹简实体,可以尝试用另一种方法来使其发挥作用。
祂的面前,出现玄妙气流交织而成的无形之“门”。
雷俊将手中竹简,投入其中。
竹简消失在“门”内,“门”似乎没有任何变化。
雷俊与之相对而坐。
祂本人洞真后的三洞三清境这时发生变化。
竟像是退化,重现玄黄宇宙模样。
并且更重新一分为二并立相对。
祂接下来的日子里,一切如常,继续静心修行。
随后几年时间里,在孟少杰、卓抱节之后,萧雪廷、刑风陆续突破。
到雷俊二百八十岁生辰这一年,大千世界再添两位仙境二重境界的修士。
修为更上一层楼的萧雪廷、刑风更相继前往蓬莱海三清三宝洞天向雷天尊道谢。
此前龙虎山法会上,二人听讲,皆受益匪浅。
得到帮助的非只他们两人。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
在此后十年内,沈去病、楚羽亦相继更进一步,前者修成武仙二重境界,后者则完成儒家三不朽其二的立功,臻至儒圣二重境界。
除此之外,则是玄机观在聂放之后,新添一位道家偃师一脉的仙人。
已经接掌玄机观观主之位的牛谷寿,成功推开仙门。
这位玄机观第二代观主,在九天十地大千世界人间,名声颇为响亮,相关争议,传至其他大千世界,亦充满传奇色彩。
作为聂放之后玄机观最出色的修士,在他手上诞生许多全新创见。
当中绝大多数,都对当前修行界的炼丹、炼器、采掘、种植产生深远影响。
因为如此原因,加之聂放、牛谷寿先后登仙,故而玄机观一脉历史虽只不过区区二百载前后,但在修行界地位举足轻重。
而牛观主之所以伴随争议,则是因为除了修行界之外,他许多创见都用于平民。
至他接掌玄机观之后,除了观中门人弟子之外,甚至专门开辟另一座道院,如今规模越来越大,其后有“工院”之名。
其中不乏修行不成之辈,但仍被留下,虽也经常辅助观中弟子制备各种器具材料,可并非依附亦或者充当仆从,而是一边参考,一边独立设置专门的教学课程,学习与钻研。
到如今,这一切已经颇成规模,成果斐然。
早年间,牛谷寿本人揣摩闷烧炭炼铁高炉,改碳铁同在一个炉室内的单炉为双炉,分置火室、铁室,令民间冶炼有飞跃式发展,所炼精铁杂质减少,初见钢铁之形。
到如今,有工院学生进一步改良此炼法的鼓风部分,更利于火室中的焰流吹入铁室熔铁。
如此发展,尤为牛谷寿所喜。
相关手段,于修行者而言自是不值一提。
但哪怕是炼气境界的道童,有几个愿意守着一台为凡俗百姓炼铁的高炉?
即便有人愿意,也能凑出相当数量,但可以直接改进高炉工艺,令世俗百姓也能操作,何乐而不为?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