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38章 我嘉靖朝猛人云集(第 4/4 页)

    如果天下都研习新学问,天下读书人都是皇帝的弟子。在儒门礼法之内,敢不敢不尊师重道?

    张孚敬必须要对他们说这些话。

    王守仁的观点已经来了,王守仁必定也会有一番高见。

    杨廷和他们不见得没有思考,只不过他们所处的位置,他们过去思维所受的束缚,容不得他们乱说。

    但张孚敬没有顾忌,他当官才三年呢。

    他也有着在广东一往无前的气势。

    至于为什么是在这里说而不是在辩驳的时候说,因为这里的人才是根本。

    因为新学问是皇帝提出来的,新法实则是皇帝决意要主持的。

    所以,如今无非只是一些守旧不甘之人垂死挣扎罢了。

    将来,是新学问与新法的天下。面前有五人,他们谁也不能抹灭掉这些观点出自他张孚敬。

    朱厚熜还不知道张孚敬刚刚发表了这样的见解,张孚敬也不知道,此时的御书房内朱厚熜看着那《实践学与辩证法之考》第一卷目瞪口呆。

    只能说,嘉靖朝真的是猛人云集。

    用词虽然不一样,但是王守仁的领悟,切中根本了。

    他本身就讲究知后便行,从行中致良知。他的观点里,本身就有实践决定认识的意思。

    只不过,他过于强调每个个体认知的不同,因此过度拔高了“知”的作用,变得有些主观唯心。

    但在朱厚熜提出物之理,把知解释为格物致知是知物理之后,王守仁说这样不对。

    知,应该是既有物理之知,也有人理之知。

    实践,从来是既离不开万物之理,也离不开人伦之理。

    累累青史有证,从无百代不移之学,也无万世不变之法。这原因,便是万物之理虽不曾有变,然一朝一代,这人一直在变。人与人,国与国,天时地利人和都各不相同。

    这种情况下,哪里谈得上物理之知、人理之知皆有一个颠扑不破的明文?

    求道之难,皆缘于此。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但他在老家丁忧的这两年多时间里,终于从不知道多少先贤典籍、史册与皇帝这些新说法里提炼出了一句新的话。

    求知是行,行而有知。知有真谬,行之便明。真知有时而变,行而验之改之。知之行之有功,方为一时真知。

    落在朱厚熜眼里,这自然是那句熟悉无比的话。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没有永远不变的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王守仁就这么能悟道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民国之文豪崛起 晋末长剑 斗罗御兽收服小舞当兔女仆 天下枭雄 大魏宫廷 沉溺 江湖三女侠 希腊神话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烽火逃兵 大唐官 北齐怪谈 小老板 三国之暴君颜良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奶糖味的她 斗罗:顶级天赋,开局被小舞告白 我家娘子,不对劲 从斗罗开始暴虐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