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21章 就这?爷见得多了!(为盟主明月何(第 4/4 页)

    “自正德元年以来,宫中外派内臣名册变迁,采买账目,各地上贡,奴婢已经整理成册。其间贪墨多少,奴婢不得尽知,然广东市舶之利,合浦南珠,佛山铁器,自钱宁、江彬得势以来,奴婢所知尽在于此。奴婢愧对先帝,其时也从中得了孝敬。虽多数已入密库,其罪终难辞其咎,请陛下发落!”

    他还是跪了下来,黄锦凛然从他手中把那几本册子拿了过来呈到御案之上。

    朱厚熜缓缓翻开了第一本册子,广州市舶司。

    从正德元年到现在的历任提举、管事。正德二年共解银七十七万两入京,搬空了多年来的广东贮银,这佐证了汪鋐的说法。从那以后,十抽其三,每年有近三万两。正德九年、十年,大涨到近五万两。后面,一年减少近万两,去年只有不到一万两了。原因:海寇日重。

    第二本册子,合浦等地珠池。

    从正德元年到现在的历任珠池太监。正德九年为正德年间产出最高的一年,但一万四千两南珠也只有弘治十二年的一半。其后,有的年份无产出,有产出的,最多也只有三四千两。原因:天灾、海寇、匪贼劫掠。

    第三本册子,佛山铁器。

    因郑和下西洋时兴起的佛山铁器,以锅为主。宫中御锅,兵部军锅、工部官锅、礼部祭器,基本上都用的质量优良之浮山广锅。从正德元年至今,采买、上贡,总金额已经达到近千万两之巨。

    第四本册子,广东盐法道。

    位于地方官序列的盐法道官员,位于外派太监序列的各盐场场监。其中所涉灶户、所产食盐、所发盐引、所准盐商,魏彬都整理得很详细。盐税收入几乎占到大明岁入实银的一半,而广东额征正盐、余盐,每年实征的数目也在渐渐降低。原因:天灾、海寇、匪贼劫掠。

    朱厚熜合上了册子,闭上了眼睛,回想着数据。

    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当中,广东处于边陲,历来被当做蛮荒之地,流放岭南都成了个专有名词。因为这种刻板印象,广东上交中央的田赋、税收,在全国都一直位于倒数。

    再加上台风,“岭南蛮族”匪患,海寇,广东每年能上交的实银加起来也就十余万两。

    朱厚熜睁开眼问道:“王守仁巡抚南赣时,还提到过淮盐粤盐之争?”

    “确有其事。赣南盐商少到,军民食盐实则全仰给于广东。正德二年,广盐积存过多,朝廷准其销往省外。粤盐大肆进入江西,其时南赣巡抚以筹措军粮为由奏请广盐销往两淮,江西巡抚反驳之。这淮盐粤盐之争,今时今日仍未断绝。”

    朱厚熜冷笑一声:“粤盐都能争着销往淮盐产地了,广东盐法道每年还不能实额缴盐。”

    魏彬低头不语。

    “天灾、海寇、匪贼,好借口啊。”朱厚熜嗤笑着,“瞧瞧,还不都是为了钱。”

    时代变了,航海技术提升了,东西航路比此前的时代都通畅。

    广东早已不是帝国边陲的穷山恶水之地。刘瑾能一次性刮出七十七万两,后来每年还穷得什么样似的?

    这还是大明两京一十三省中倒数一般穷的地方,但这笔烂账似乎已经足够让热血满满的新君冷静一下了。

    翻开这些烂肉,你看看大明的现实有多骨感?

    朱厚熜看到了,冷冷地看着魏彬:“这次再战的粮饷,你们出。”

    魏彬放下了心,热泪盈眶地谢恩。

    在他看来,皇帝终究还是愿意保着他们的命。

    而在朱厚熜看来,钱比他们的命重要,留着他们的命时常能刨出一些信息更重要。

    这回之后,魏彬他们身上估计是真刨不出多少银子了,那要了他们的命又有什么作用?

    那么接下来,勋戚、文臣武将,还有没有人懂形势地爬过来破财消灾呢?

    有人在给他朱厚熜算经济账:岁入十年倍之,你看看,有可能吗?

    真金白银面前,不管是文臣、武将,还是勋戚、内臣,绝大部分就都会晕了。

    然后:嘿!你说奇不奇妙,岁入就总是这么稳定!

    魏彬走后,朱厚熜缓缓走到了乾清宫门外的屋檐下,抬头望着夜空。

    就这?

    爷见得多了!金融危机听过没?

    今天1.29万字,日万+1,盟主欠更-1=9。求月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民国之文豪崛起 晋末长剑 斗罗御兽收服小舞当兔女仆 天下枭雄 大魏宫廷 沉溺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江湖三女侠 希腊神话 大唐官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三国之暴君颜良 北齐怪谈 小老板 奶糖味的她 我家娘子,不对劲 从斗罗开始暴虐主角 烽火逃兵 阿吱,阿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