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11章 致命的总是细节(第 4/4 页)

    只是先试行三年。

    郭勋眯了眯眼盯着他:文臣果然还是不能一条心!

    所以,边镇重臣恐怕只能参加每三年一次定长策的会议,至多也只能每年参加一次定年策的会议。

    所以皇位目前是稳的,京营并不急。

    愚笨的,既没有了少年人的纯粹,也没有了那种成年人的平静与了然。

    总数十五万的京营,现在因为杨一清的一番意见,皇帝同意了不从边军中选调,那就缩小范围商议接下来的部分。

    现在,就看杨一清是更倾向于和五军都督府合作,还是与兵部合作了。

    听这话里的意思,谁还不能不明?

    没文化真可怕,他现在不知道怎么发表自己的见解,却又不能说五军都督府就是准备用那些走了他们门口的中下层军官。

    这国策会议的变动不可谓不大,但又很奇妙地让人感觉不突兀。

    皇帝说话的风格,跟其他人都不一样。

    郭勋一直聚精会神,这下也算是慢慢听出来了。

    是的,于谦已经追谥忠武,而皇帝现在却明确提出:我不怕内部有人造反,我只担心外敌再困京师。

    至于一件事过程中的监察,自然有厂卫和督察院、言官盯着。

    像杨一清这样劝他以边镇为重、现在伱皇位其实不危险、京营可以慢慢建设的,还是第一个。

    位置还没满呢!阁臣缺两个是什么概念?

    不能堵那么多中层文臣进步之路的杨廷和还没想好稳妥办法:倒不是因为内阁首辅的权柄被削弱了,只是这御书房伴读学士及国策会议的设立,其演变结果是难以预料的,利弊暂时想不清楚。

    如果之前没有发生那么多事,杨廷和必然会尝试劝一劝皇帝别瞎试。

    边镇的将种其实不少,但想要出头,要么走五军都督府勋臣的路,要么走兵部这条线文臣的路。

    这只是被各种目光汇聚之后的稳妥开场白,杨一清顿了顿之后就说道:“武定侯所言,臣亦认同。五府之见、边臣参与国策会议之重臣之见,该当重视。此非争权,乃为家国重事计。京营诸将与边镇诸将皆需善战有谋,当此时,臣以为,当以边镇为重!”

    可现在不行了。

    像这样一番设计,杨廷和不相信是一时兴起。

    最大的可能还是刑部大堂事件之后,皇帝感受到了内阁尤其是自己这个首辅的巨大影响力。

    杨廷和难受得很憋屈:为了这国策会议,你居然舍得打出从根本上压制司礼监的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民国之文豪崛起 晋末长剑 斗罗御兽收服小舞当兔女仆 天下枭雄 大魏宫廷 沉溺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江湖三女侠 希腊神话 大唐官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三国之暴君颜良 北齐怪谈 小老板 奶糖味的她 我家娘子,不对劲 从斗罗开始暴虐主角 烽火逃兵 阿吱,阿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