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515章 盟订今日,指引千秋(终章)(第 3/4 页)

    所以现在朱载墌看着和大哥相谈甚欢的盖法,心里感觉有些荒谬。

    既由于内忧、又由于到北京后受到的礼遇而昏了头脑吗?引狼入室也不外如是。

    当然了,如果大哥的将来有了更明确的可能,他到了越北倒是能与之相处得宜——至少在大哥那边出兵帮助盖法的过程里,越北能够输运粮草支持他。

    在大明慈父亲自交待过的仪典基调之中,大明顶尖老戏骨们一个个尊重的礼仪、一声声尊敬的“殿下”让多少人迷失了不知道。但是夜的晚宴上,大明文坛俊杰们不知写出了多少赞颂联邦亲睦的命题诗赋。

    那可是大明文坛最顶尖的高手们单独写的一篇篇《敬xx国》、《xx赋》,拿回去裱起来,又能回味很多年。

    其中甚至有杨慎这个昔年状元、大明前任宰相。

    朱厚熜随后拉着他的手:“难为用修了!”

    “……为大明计,臣……”他都难以想象将来青史上会如何评述他今晚的行为。

    皇帝亲自安排大明顶级重臣,文坛、画坛、书法坛的顶级大家们,这段时间里不知用多少作品让那些藩国国主、使臣感受着大明的文艺风流、朋友情谊。

    一切为了今后二十年鼎定新关系、埋下新伏笔。

    雷霆出击之后收兵安定,再之后便是此等亲善、此等尊重,先惊吓再甜蜜,多半就迷糊麻了。

    在嘉靖朝这样的朝堂之上,谁不是演技高超?

    何况是奉旨演戏,演好了便是大功。

    大功便有大赏。

    自天地坛那边的“峰会”结束,皇帝再回紫禁城之后,便是国议殿前的大封赏。

    郭勋、俞大猷、马芳、薛翰、严世蕃……在灭国之战中立下大功、现在又抵京了的武将,在内在外的,封赏不知凡几。

    杨慎、毛伯温、夏言、张经、杨博……要致仕、要去藩国和新归实土的文臣,也有予以尊荣。

    崔元、陆炳、余承业……诸多国戚,忠心不贰多年,也都有个阶段性的功衔褒奖。

    郭勋熬到了现在,熬过了一次北征,他这个从朱厚熜继位之初就旗帜鲜明站在皇帝这边的憨憨终于收获大明最顶尖的待遇:有了王号,翼王虽然只有自己还能尊享个余生两三年,但儿子袭爵就是国公,他对得起祖宗,对得起自己了。

    杨慎早早就白了头,可他父子两代穷尽一生,都做到了文臣最高的位置,现在还有了国公尊位。哪怕儿子才干不足,都有一个侯爵之位等着他。

    沐绍勋是苍南王,严春生将是镇西王,外藩大将封公不少,但大家更注目的是俞大猷、马芳。

    本就是瀚海侯,俞大猷只封秦国公,可这封号可是秦,而且俞大猷仍留大明为将来军方一等一的人物啊!

    马芳则是仍旧年轻,此前也并无爵衔,只封了定北侯。任北庭都护府定北营提督,他的将来还有机会。

    戚继光更年轻,这次只是先升品级到了东洋海师任游击将军,后面开拓南洋,他也有的是机会。

    “唐太宗有凌烟阁,那是二十四功臣助李唐鼎定天下!朕则设英杰殿与碑林于午门上下,千百年后,只要紫禁城仍在,佐朕及子孙鼎定大同天下的,就在其间受后人礼敬赞颂!”

    一道道封赏旨意念完了,朱厚熜站了起来朗声开口。

    “如今是大明开国虚一百八十年,再有二十年,朕大抵是还健在的。开国二百年,君臣可有这等雄心,煌煌大明并未盛极转衰,反而蒸蒸日上?”

    严嵩最会来事,顿时高呼道:“陛下万寿,气吞万古。日月不堕,丹宸永固。青史昭昭,大明再造,开国二百载也只如陛下少年初登大宝时,还有无垠天地可展拳脚。天下大同,代代先贤良臣神往数千年,实自今日始!功业未成,大明不敢称盛,臣等不敢懈怠!”

    总辅开口,新得封赏的重臣,眼馋的四五六七品,顿时学着连声称颂。

    “天下大同,实自今日始!功业未成,臣等不敢懈怠!”

    朱厚熜受着这些,一遍遍地强调,也是一种侵润。

    “说得好!”

    人到中年的皇帝仍旧中气十足、声如洪钟。

    “朕也不会懈怠!”朱厚熜眼睛瞥了瞥,“吴承恩何在?”

    “……臣在。”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人在斗罗,我被女神疯狂追求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步步高升 圣女请安分 民国之文豪崛起 大清要完 斗罗之从吞噬深海魔鲸王开始 三国:从挖空大耳贼开始 嬉游花丛 寒门崛起 红楼贾府 全职法师之大枭雄 晋末长剑 三国第一奇兵 办公室潜规则 大宋的智慧 大周守藏史 明末逐鹿天下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