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461章 妄议皇帝寿数?(第 3/4 页)

    只有国策会议和国务殿,已经存在了很多年。

    大明百姓接触到的公文里,不知多少都是署的国务殿的名义,国策会议的名义。

    杨慎望着其他人担忧的眼神,心里顿时有刹那不安,而后又沉稳地说道:“以陛下之智,断无猜疑!”

    “怕只怕,有人包藏祸心。”唐顺之语重心长地开了口,“不只是国内,还有外藩。”

    “……应德此言何意?”杨慎问了出来。

    “新考纲,新考制,何等天翻地覆?”唐顺之如实回答,“多少世家大族,家学渊源,往日还能凭长辈家学占得先机,如今呢?清丈田土,一体纳银,那也无损根基。这件事,才涉及根基!再加工农商视为一体,前有新世侯功劳震惊中外,后有科学将设诸科。而外藩雄主,见我大明君臣励精图治,又怎会不知大明内有隐忧?只有大明君臣不合,才是彼辈残喘之机!”

    他领文教部事,他说的话,大家心里都有判断。

    寒门难以出头,不仅仅是求学需要脱产,需要一定的家庭经济基础。世家大族总能屹立不倒,还因为家学渊源。既有前代人在就有学问上留下的经验,更有前代人已经打下的人脉基础。

    但如今,学问变了。

    而已经占据上层阶级的士族,面对皇帝对原先低贱的匠户、商户、农户的重视,心里又会怎么想?

    为什么这番议论在皇帝大婚之前开始传开?因为这次不仅仅是立了新皇后,更是皇帝封了出身于农、工、商、军、艺的五嫔。

    距离士族熟悉的大明已经越来越远了。

    唐顺之说的是:大明内部的士族也许已经不敢如此大胆了,但如果还有外藩从中挑拨呢?

    杨慎看着唐顺之,严肃地说道:“应德,万勿危言耸听!大明君臣一心已二十载,如今诸藩臣服,安敢如此?”

    他觉得唐顺之是想把这件事引向外,这样一来,大明对外出兵又多了些缘由。

    唐顺之只淡淡说道:“青甘边区报来,年后二月里,吐鲁番骤然举兵,一举倾覆了叶尔羌,再复察合台汗国。吐鲁番臣服大明数年,国小力弱,何以旬月间有此功业?俺答侵扰西域多年,何以坐视察合台再现?此事极为蹊跷。今年,陛下已有旨意,万寿节前邀诸国遣使入京,共定公约。事情,要连起来想一想。”

    “外藩诸国,何以能在大明掀起如此波澜?”杨慎不信。

    唐顺之看了看黄佐,又看了看严嵩,而后说道:“边贸。边市大兴数年,多少民商和外藩大族之间,已经是一条船上的蚂蚱。而如今,能得许可分这边贸一杯羹的,又有多少是士族大家?”

    严嵩深深看了一眼唐顺之,他确实没想到这么深远和广阔。

    但现在,他也越想越有道理,认真地对杨慎说道:“总辅,此事不可轻忽视之!民间议论,陛下自然知道。不说陛下,你我这等岁数,听到有人议论你我还能在世多久,又作何感想?如今陛下按兵不动,但凶险之处不容小觑!”

    杨慎心里多了一些疲惫,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小事”原来不是小事。

    他想了想就知道:“此事,还是一同具疏奏请陛下圣裁。诸位推断,一并奏明。当真要查下去,自然是要陛下降旨锦衣卫、内外察事厂及治安总司,不能偏听司法部及都察院。”

    既然黄佐都说了这件事似乎有抬高国务会议和国务殿地位和作用的嫌疑,自然不能只从国务殿有权力调动的部门来查证。

    皇帝,也许正等着国务大臣们的态度。

    于是继陆炳之后,朱厚熜又看到了国务大臣对这件事的“郑重对待”。

    他不由得有些意外和无奈。

    明明他是有心让皇权不那么绝对、让官僚体系的共同决策发挥更大作用的那个人,但现在大家偏偏越来越在乎皇权的看法。

    这件小事,有那么重要吗?需要当前就给出态度去应对处置吗?

    异常的情况总让朱厚熜感觉有点熟悉,这种感觉,上一次还是唐顺之拉着严嵩夜里来请见。

    朱厚熜不禁带着些“成见”顺着这个脉络思考了下去。

    而后,他有些不确定,也有些犹豫。

    可思来想去,他也只是批了几个字:“不值一提。君臣一心,专注国事。”

    朱厚熜觉得,还需要再看看。

    等到把批复的意见发了出去,朱厚熜有些思念起儿子来。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民国之文豪崛起 斗罗御兽收服小舞当兔女仆 晋末长剑 天下枭雄 沉溺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步步高升 我家娘子,不对劲 圣女请安分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大魏宫廷 斗罗之从吞噬深海魔鲸王开始 江湖三女侠 嬉游花丛 寒门崛起 红楼贾府 三国之暴君颜良 北齐怪谈 三国第一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