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62章 嘉靖朝第一个入庙的功臣(第 3/4 页)

    总宰的位置离他们很远,但总参的位置离他们很近。

    既然如此,现在为何不可把这件事拿出来作为威胁?已经不是正德十六年了,皇帝的大位稳如泰山……

    也坐在殿中的毛纪想起了东南杀官时陛下震怒中说的一句话:此案不破,南直隶及两省十年内不录举子!

    严嵩还记得这句话,他确定皇帝对江南官绅是有偏见的。

    到什么规格,要看皇帝的态度。

    今天皇帝没有来,那就更显得其实皇帝的态度才最重要。

    他们疑惑地看了一眼国策殿中的座钟,还没到整点啊。

    可是二十四岁的三边总督,纵然有靖边伯的爵位,他真能压得住底下文臣悍将吗?在宣大,他只是辅佐王宪,当时表面上的一轮交锋还败下阵来,去掉了兼理粮饷的差遣。

    一句重话在国策殿里铿锵有声,严嵩最后说道:“这新法能让区区一广东有日益富庶、英才辈出之功效,江南本应更得其利。诸君能列席于此共议国策,也是新制之利、陛下信重。张国务何以请设淮扬布政使司,诸君皆了然。故而,我倒以为,设不设淮扬布政使司事小,江南官绅能不能顺应大势解大明内忧外患、保江南安宁、使江南日益富庶文教更昌,这才事大!”

    所以今天会更吵。

    要知道,当时战局不断变化,王宪只能先去西面管好大同方向和宣府西面大军的事。护驾大军和宣府东边后面围杀博迪的过程里,唐顺之实质上做着后勤保障的负责工作。

    “都说于公配享太庙后,新朝功臣将来必有入庙者。杨阁老还活着,自然不会议。现在杨总参离世了,还有谋划宣大一战阵斩鞑子大汗的不世之功,不知能不能入庙。”

    “那可是阵斩鞑子大汗的不世之功!”

    叙功之时,杨一清婉拒了诸多升赏,也是他自认并没有太大功劳,只是总参谋应该做到的。

    费宏肃容缓缓站了起来:“只怕是三南公走了,今日先议到这里吧,该去送一程。”

    “大宗伯这话重了,江南自然是大明之江南……”

    这个任命……实际是对朝野的一个提醒吧?

    他轻飘飘地说一句张孚敬的提议不算什么大事,但江南改不改变思想才算大事,回避了目前这个尖锐问题的表态,却也直指问题本质,像是礼部尚书应该关心的问题。

    他指出了这个事实之后,话题一转:“如今我任礼部尚书,就只说说江南文教。新学之妙,诸参策想必也各有体悟。诸省设大、中、小三学,南直隶最慢,何也?考纲既改,学制既改,南直隶诗书人家百般抗拒,寒门子弟多了些路,他们便少了些路。新学是如今才出吗?几年了,固步自封。去年会试,正副榜中南直隶人数大不如前,便是明证。”

    作为礼部尚书,严嵩当然要忙碌起来了。以杨一清的地位,自然是陛下赐葬赐祭,由朝廷负责杨一清的丧葬花费,给与恩荣。相应的,赐谥、追赠官职、恩荫,那都不会少。

    ……

    这是从定国公徐光祚去世时才有的惯例,重臣离世,皇明大学院中的钟楼鸣钟九响,以示哀悼。

    费宏的表情看不出什么,严嵩倒是瞧见有一些人跃跃欲试,准备反驳了。

    但是到了杨府,以礼部名义先安排丧礼前期事宜时,宫里的圣旨到了。

    论作战,是俞大猷、郭勋在大同先死命抵住了套虏可能造成的肆虐,是陛下御驾亲征稳住了宣府那边因为虞台岭、万全右卫溃败而可能彻底丢掉的军心,是落汗沟一战中李瑾、傅铎、严春生、李全礼、朱麒等人的搏命死战。

    时代变迁到如今,军令、政令流程何止复杂了数倍?文武相制、内臣督军、粮草支应……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民国之文豪崛起 斗罗御兽收服小舞当兔女仆 晋末长剑 天下枭雄 沉溺 大魏宫廷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江湖三女侠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希腊神话 大唐官 我家娘子,不对劲 奶糖味的她 圣女请安分 三国之暴君颜良 小老板 阿吱,阿吱 北齐怪谈 斗罗之空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