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59章 拆分南直隶?(第 3/4 页)

    “六成,呵……”张孚敬也目光森寒,“今年是湖广天干、南直隶和浙江天风,明年呢?尤其南直隶,诸府州因为过去南京户部代征,账法甚至都没推行新账,查起来更麻烦。再加上南京新练振武营,存留也更多。起运送京的,只怕比过去只能多上一成了。”

    “正是如此。南直隶虽然没有设省府县三级乡贤院,但这三年来,奏请批授的乡贤却占了整个大明近三成。尤其是前年宣大战事,捐钱捐粮者众,一次便奏请批授了六十三人。这一回苏州被毁良田中,倒有四成是这七位乡贤家中的。而昔年清整水利,这七位也出了不小的力,许多河段和海堤更是他们承修的。”

    杨慎心里一惊,不禁站了起来:“张国务,难道……”

    户部尚书的官厅里,张孚敬坐在了上首,杨慎陪在另一侧,下面还有几个四品以上,其中一人站着。

    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南直隶和三省在拖后腿。这四地加起来,赋税占到大明近半。他们能多收起来一些,对总量的提升会很可观。

    对上北患,杨一清责无旁贷,可以积极谋划,因为北虏是大明的心腹大患。

    偏偏湖广今年旱情严重,还需要朝廷赈灾。

    在遥远的东南方,南直隶苏州府风声鹤唳。北京都察院派的赈灾御史名为督办赈灾事,实则会同应天巡抚一直在查证苏州为什么遭灾如此严重的真实原因。

    夏言在三边奔走,勉力支撑衮必里克所统帅的鄂尔多斯万户从北面、南面的侵扰。

    对上交趾,杨一清既担忧那边牵扯了大明的精力,也觉得那是大明在欺负人。

    去年,又多了一成半。

    岁入十年倍之,张孚敬犹记得当初自己殿试那一年朝廷君臣之间争论的是什么。

    “陛下之意,是再拖一拖?”

    可是田汝成没有坚持那国书只能给大明册封的交趾国主黎氏,反而提出了这样一个奏请。表面上是请皇帝和朝廷做主,实际上恐怕已经被糖衣炮弹砸晕了吧?

    张孚敬又拿出了当初在广东一往无前的气势:“这样的小案子,查不出什么,办不了什么。不逼到墙角,谁会跳脚?大明不能只有一个南直隶还始终是异类,钱法推行在即,更不容南直隶还自成天地。放心,本国务心里有数。”

    虽然实际收到的已经比过去要多了,却算不得卓有成效,何况如今朝廷财计开支又比过去更大。

    现在面对田汝成的奏请和杨一清的意见,朱厚熜只能自己给出决断。

    按照重新清丈田土造的黄册,若是定额十足地收上来,大明的钱粮是当真能“岁入倍之”还有多了。

    “有了朕那些话,莫登庸认为有希望,便会用心在礼敬朕上。流言四起,他必定也要疯狂镇压,宁杀错不放过,以防朕认为黎氏气数未尽。”朱厚熜看向杨一清,“杨总参以为这么做如何?”

    “想用这多出来的一成买个相安无事,那可想错了!”张孚敬站了起来,“我这边回去和费总宰商议。陛下既以民政委国务殿重任,南直隶大多事难道不是民政?陛下不方便出手做的事,正该国务殿做!”

    他不反对,只因为他年纪已经很大了。要不是现在并没有足够分量的人能够接替他的位置,杨一清这回本来也打算致仕的。所以,交趾的后续变化,不会是他任上的事了。

    他知道后来是有黎氏请大明出兵这一出戏的,但现在莫氏篡权已经两年多过去了,竟还没有黎氏后人出现。其他黎氏旧臣,绝大多数降了,不降的也败的败、逃的逃。

    现在这新法成效在粮赋上的增长速度越来越慢了,恐怕最终也只能达到定额的八成多,毕竟每年难免有些地方遭灾、要减免。

    张孚敬眉头紧锁。

    朱厚熜思索了很久,最后说道:“传令田汝成,所请不允。”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民国之文豪崛起 晋末长剑 斗罗御兽收服小舞当兔女仆 天下枭雄 大魏宫廷 沉溺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江湖三女侠 希腊神话 大唐官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三国之暴君颜良 北齐怪谈 小老板 奶糖味的她 我家娘子,不对劲 从斗罗开始暴虐主角 烽火逃兵 阿吱,阿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