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皇帝要有强大的心(第 3/4 页)
他是合格的政治家,但大元离他太远,他没必要关注太多的大元内部局势。在他看来,就是大明兵威反压过以前一直欺负他们的大元了。
权衡了一番利弊,莫登庸终究还是没能压下自己本就有的对于大明皇帝册封的渴求。
安兴城以西的升龙城里,莫登庸身着龙袍、坐在他的宝座上。
塔娜想着三部老族长对她的请求和拜托,不由得轻轻咬了咬唇。
朱厚熜则缓缓走向坤宁宫那边。
“陛下!操练完毕!”
“淑妃妹妹,陛下心情好些了没有?”
“陛下,千真万确!那大元的大汗,当真是前年死在了大明。”
“……世子,咱们海运局只管运粮草、做生意。这些事,朝廷自有诸官分担。”
莫登庸抬头环视了一圈自己的文武重臣,缓缓开口:“拖不下去了,卿等以为该当如何?”
皇帝虽然会自己做主,但难保不会问他们些什么、考较他们些什么。
当初虽然很不乐意到海运局,但薛翰一直不曾离开薛伦的书信教诲,如今倒也适应了。
又不好继续将他们软禁在那边,禁绝他们和各色人等接触。
“十月里各省军战队争冠,届时都一起去瞧瞧如何?散散心。”
正式受“禅让”一年多以来,莫登庸忙着镇压内乱、清剿黎氏余孽,本就打算着遣使赴明廷,声称后黎朝子孙灭绝,无人可以继承皇位,临终前嘱咐让大臣莫氏权管国事。同时宣称莫氏得到了群臣拥戴和百姓的拥护,请求明廷册封其为安南国王。
群臣拥戴?百姓拥护?现在可还没到那种程度,焉知明使会不会在安兴城听到什么闲言闲语?
“可汗!满受秃没有丢掉那么多弟兄!”满受秃骄傲地说,“还有一千人留在那里,拉布克接纳了他们,希望他们继续留在那里放牧,帮助他守住新的牧场!”
现在仍有余孽在反抗,若是新朝得了大明册封,这些跟着他的臣子也会安心很多。
“安排下去,沿途清整好道路,十里一亭,迎天朝钦使入京!”
御书房设立之初,让人以为会是代替司礼监一般很重要的部门。发展至今,其实吧,挺尴尬。
南面的宣府大同,这两年逃边的汉民忽然变得越来越少。
现在,明使倒提前到了。
来人也翻身下马,却先抚胸行礼,大声说道:“伟大的土谢图彻辰汗,满受秃没有给您丢脸!”
海运局这些年在总裁马澄的带领下,这个此前通过漕军山东总捞过不少银子的家伙却不敢再多贪了,只兢兢业业地把增强海运运力、开辟和熟悉航道、稳好辽东及北直隶海上粮道三件事办好。
当然了,陛下要什么美人没有?能不能入陛下青眼,其实正如赵时春所说,不重要。
莫登庸沉默不语。
俺答骑在马上,看到一个大汉在几人护卫下从西边快马奔近后,他就先下了马。
“钦使放心,莫说咱家海贸行这边已经合作多年的交趾富商大族,便是使团大驾入城的消息,自已传出去。不仅如此,设下宣交使馆,主要便是打理海贸之事也传了出去。”
“……”
袁红瑁看了看他,不再说话。
那也难怪,足足花了近十个月选出来的人。
在她们面前,则是被宫女抱在手上的更小的公主,奶声奶气脆生生地冲在那边喊着:“皇兄!皇兄!母妃,我也要去玩!”
……
“是……”
草原上的丰州滩以西,两千余疲惫的骑兵爬上了缓坡,终于看见了东边的营帐。
一个是经山海关来到辽东的陆路所必经的锦州,另一个则是这可以走海路、经三岔河来到此处的牛庄驿和海城县。
郭勋的儿子是小班长,皇子、宗室和勋臣子弟们组成的这特殊小学,课间体操开始了。
随着辽东在广宁北面镇靖堡与白土场关之间开了边市,目前的辽东很快有两个地方繁荣起来了。
听到朱厚熜的话,文素云顿时眼睛一亮:“好诶!”
整个春天,朱厚熜都会时不时地想起这件事。
“彭公公,且不理会这些。本使来到这安兴城的消息,彭公公已经散了出去?”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严嵩与夏言。浙江这两任总督都是志向远大之人,更加明白陛下同意开海的用意。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