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64章 今日严嵩全场最佳!(第 3/4 页)

    至于整个广东,如果由皇明记这个皇帝与勋戚的利益共同体出面去采买剩余未完成的贡品,一来可以把皇明记的供货渠道打通,二来不用花人力去采办新品而是只买存货,三来只有靠海谋利的当地大族会无比痛恨,四来皇明记的运作在广东还能交一道税。

    这样的话……确实很合适。

    现在的情势倒是很清晰:陛下与首辅齐心协力,陛下与勋戚齐心协力。皇明记只压“供货商”的价获利的话,谁敢与陛下和全体勋戚作对?

    至于广东其他靠田地产出获利的官绅大户……只要不煽动民意闹事就不会惹火烧身,大多都会明哲保身吧?

    广东若只是杨慎这个“愣头青”惹出来的麻烦,那其他诸省大概也不会这样便悍然举事吧?

    王琼点着头:“臣以为可以。”

    “惟中此策大善。”

    “高明!”

    “……”

    杨廷和心情复杂。

    所以说归根结底就是“以杨知府性情”几字呗?我儿子是个憨憨呗?

    没错,杨廷和自己现在都恨不得给他几个大耳刮子。

    “……陛下,老臣恐犬子未得朝廷旨意便已……”

    朱厚熜笑着说道:“杨阁老勿忧,张孚敬、张恩等必已提醒过用修轻重。如若不然,以用修忠君报国之心切,恐不止体察民情、不做处置。”

    杨廷和心梗:就是说如果没人拉着,杨慎已经在广州府开刀问斩了呗?

    到底是谁撺掇的这憨憨!

    “事不宜迟,陛下……”严嵩提醒了一下。

    “九和,速拟旨意递去广东,着张孚敬宣张恩、黄佐、杨慎、魏彬听旨。”他又强调了一遍,“是密旨!”

    顾鼎臣赶紧听命到一旁拟起旨意来。

    杨廷和虽然还是非常担心,但严嵩的这个建议确实是让人心服口服的。

    骤然听到这样的临时状况,他却能联想到皇明记的布置,从杨慎的性格形象入手去解题……

    不管如何,这次是承了严嵩一个情。

    朱厚熜感慨道:“一亩田,寻常年份产两三石粮食,再加上其他产出,民田田赋虽算不上历朝历代最轻,但也本该让百姓丰衣足食。朝廷要地方上贡一两茶,地方巡抚、布政使、知府、知县、胥吏,且不说是否贪墨,层层加耗一些便成了几两?几层下去每层都加上那么一点,百姓负担便成了两倍、三倍甚至更多。”

    大佬们都不接茬,皇帝又在说这些话了。

    思想要常常讲,因此朱厚熜继续说着:“如今在广东,张孚敬、张恩、杨慎皆明朝廷意思,广东尚且因为朝廷多派的一两成进献就到了民怨沸腾边缘,可见此前诸多朝廷与地方摊派已经将百姓压成了什么模样。早便传谕各地别给朕的喜事泼血,其他诸省又有几人会听到心里去?”

    他黯然长叹:“如今用修定是哀民生之多艰,愤而忘我,朕却要下旨劝他先止步,寒了他的爱民之心,凉了他的满腔热血。诸位爱卿,诚意、正心、修身,我大明上下这么多官员,个个饱读圣贤教诲,有几人能如用修这般?”

    杨廷和:……别说了,别抬举他了。

    朱厚熜连连摇头:“治国无方,使治下百姓饥寒交迫;齐家有术,收各处良田厚养子孙。轻易动不得,动了便亡国,这才是圣贤后人对朕真正的逼宫啊!”

    十七罗汉加上两个御书房伴读脸色惨白。

    诛心言论,偏偏此刻无从辩驳。

    要不然杨廷和为什么一听到杨慎在士绅下细问田亩人丁就晕了过去?

    要不然大家急急忙忙地想法子补救安抚?

    陛下此言:儒门子弟在吃人。

    这是迄今为止,皇帝盖的最大的一顶帽子。

    那个总是说要致良知的王守仁回家丁忧了,可今天沉重的事实就是:天下官员,几人心中有良知?

    太祖曾经定下规矩,贪腐六十两便剥皮揎草,但那又如何?洪武朝曾有一科进士数载后无一不获罪之盛况。

    皇帝的无力,大概有感于此吧。

    杀,解决不了问题。那又该怎么办?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民国之文豪崛起 晋末长剑 斗罗御兽收服小舞当兔女仆 天下枭雄 大魏宫廷 沉溺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江湖三女侠 希腊神话 大唐官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三国之暴君颜良 北齐怪谈 小老板 奶糖味的她 我家娘子,不对劲 从斗罗开始暴虐主角 烽火逃兵 阿吱,阿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