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40章 晴天霹雳(第 3/4 页)

    张家子弟呢?又能个个都被约束住吗?

    终究会出现错处的,被惩处过一两次之后,他也终究会不甘、会怀念从前的。

    何况,日精门那把火之后,张家就回不了头了。

    有些事,他得等张鹤龄自己想通,表达一下并不坚定的意向,他才能调用侯府更多的财力人力。

    ……

    随着清宁宫中的掌事太监章奏南下到了东南,带着预选淑人使命的他似乎忽然让难治理的气氛缓和了很多。

    张子麟的节奏也慢了下来,从福建返回之后就把重心放在了漕运上。

    每省各留了一个刑部郎中,代他继续查案。

    而在广东,则是麦福亲自办预选淑人这件事。

    “陛下知东南重矣。”秦淮河畔,有消息灵通的人发表着议论,“此事如此蹊跷,陛下一时惊怒,终究明白了受到贼子挑拨。东南不能乱!若家家自危,赋税如何?漕运如何?大明文脉又如何?”

    “看来本朝皇后要选自东南了。”另有一人深表赞同,“有志之家是不愿的,就看这东南是哪户一举成为国戚了。”

    秦淮河的姑娘们喜欢听这些,何况是新君选秀。

    跃上枝头母仪天下,对她们这样的女人来说是根本无缘的事情,但并不妨碍她们八卦。

    “公子,若有机会入宫为后,为何不愿?”

    软语求告,自是令一些喝得熏熏然的士子大感快活:“做了国戚,哪还能入朝为官一展抱负?国戚朝朝有,几家能传世?只有科途是大道!一朝为公卿,三代上青云呐!”

    “说起来,听闻文衡山又在备考,明年是第九回乡试了吧?”另一人满眼笑意地调侃,“可有人赌一赌,衡山居士这回能不能中举?”

    “衡山居士才情自不必说,只是恐怕命中与科途无缘,大器晚亦难成啊。依不才来看,不如做做国丈。昔年衡山居士不愿尚宁王之女,如今可为国丈,那也是一桩美谈呐。”

    他们就这样调侃着文征明,但被称为“吴中四大才子”的四人却个个科途坎坷。

    已经去世十年的徐祯卿倒是中进士做过官,结果只因貌丑就不得入翰林,后来还被贬为国子监博士,一年后就郁郁而终,年仅三十三。

    唐寅呢?虽曾得梁储青眼中过乡试第一,随后会试一个徐经科场案就被贬为吏,此后愤然至今不再入仕。

    文徵明也一样,别说会试了,举人出身这一关都已经八试不中,五十多了还是秀才。

    至于祝允明呢?十九岁中了秀才,考了五次乡试才中举,然后又七次会试不中,如今正在广东兴宁做知县。

    他还不知道他写的《野记》被皇帝盯上了。

    在惠州兴宁已经做了六年多知县的祝允明还畏惧于此前两广的那场大风暴,小心谨慎地做着事。

    惠州知府都被拿办了啊!

    但他再小心,这天那个杀才张孚敬来到惠州巡视了一下学政之后,还是来“拜会”他这个吴中四大才子之一了。

    “自希哲到任兴宁,暇则亲莅学宫,进诸生,课试讲解。岭之南,彬彬向风矣,此希哲之功。”

    祝允明抱拳藏着自己的“第六指”忐忑作揖:“不敢称功,分内之事,理所应当。”

    同样是七次会试不中,但人家一朝探花得到天子青睐,如今巡抚一方。

    而失去了希望凭举人身份和才名被推荐做知县的祝允明,在知县这个级别都算是资格最差的那一批,天花板看得见。

    他低着头,眼角心惊胆颤地看着那柄挂在张孚敬腰间的“天子赐剑”。

    最近不是开始安抚广东,出行没再佩这柄“剑”了吗?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民国之文豪崛起 斗罗御兽收服小舞当兔女仆 晋末长剑 天下枭雄 沉溺 大魏宫廷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江湖三女侠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希腊神话 大唐官 我家娘子,不对劲 奶糖味的她 圣女请安分 三国之暴君颜良 小老板 阿吱,阿吱 北齐怪谈 斗罗之空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