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493章 黑船来了(第 2/4 页)

    在马六甲一战后就因功升到从五品副千户的汪直,被调到对马岛、又谋划了对马大捷,现在已经因功成为从三品,有了上校衔,有了征倭先锋营游击将军的官职。

    这还是战事尚未全面开启。作为和严世蕃一样最熟悉这边情况的一员重臣,他现阶段的作用是帮朱纨在这里厘清后勤保障的事,而后面自然是要引北洋海师和京营陆战主力去登陆本岛的。

    “宗侍郎,宗家既然深明大义,诚心归附,还请安抚好岛上子民。北路大军在此集结,军民共居一岛,除本官约束官兵外,其余就要劳烦总侍郎了。”

    东瀛的将来自然是不同的,现在的宗家,已经先得封赏,予了一个正三品侍郎之职。

    宗晴康闻言学着汪直,弯腰说道:“制台请放心,下官必定约束好对马岛上下,一心劳军助战。”

    “且看大明北洋海师英姿!”朱纨指了指远处,然后像是点评一般说道,“昔年蒙元东征,天灾之外更有人祸。操切之下,草草造办诸多船只,大多没有龙骨。敌情不明在先,攻伐无章在后,焉有不败之理?”

    宗晴康沉默不语。

    朱纨却自顾自地说道:“二十年前,倭使争贡宁波,残害大明百姓,龙颜大怒!东瀛王主形同虚设,权臣御下不力,地方割据,乱战不休。数十年来,倭寇为患四邻不绝,大明备此一战已二十年!”

    宗晴康心头剧震:这是大明重臣首次明明白白地告诉他,大明皇帝早在二十年前就惦记东瀛了。

    “海商先行,堪察航路,转运有力;海船造办,经年累月,如今三大海师驰骋海疆;朝鲜内乱,大明挥师解民倒悬,陆路通畅;琉球遭劫,陛下以粮草银两数百万之巨重造万国津梁,东洋海师南北夹击!”朱纨从望远镜里看着前面,眼神里有些期待也有些激动,“现在,玄龙舰来了!”

    他把望远镜递给了宗晴康:“已经收帆,准备入港了。”

    宗晴康知道明军有这种东西,之前能在御守联军看不见他们、汪直所派的人却能早那么一些时间看见御守联军动静,靠的就是用机动性更好的舰只、用这个东西在远处窥探。

    现在,他好奇地拿着这个东西,学着朱纨的模样放到了眼前,然后脚步晃了晃。

    从那个圆圆的视角里,他看到一艘巨舰仿佛在眼前不远处。

    风帆确实已经在收,但巨舰上还有两个圆筒冒着黑烟。

    过不了一会,沉闷的声音才传过来,犹如龙吟。

    在海上航行了近两月,先到济州岛补给了一波,玄龙舰终于出现在对马岛上官民的视线里。

    大明曾有宝船,曰长四十余丈。它具体的大小究竟是多大,在数百年后都是一个谜。

    如果是大家以为的长过百米,那未免超出木制海船的材料承受能力极限了。这个尺寸,又与五千料、两千料等单位对不上。

    靠谱一点的实际是,也许采取的是衡量古船大小的“七寸”尺,一尺二十厘米多一点。

    那样的话,就相对合理一点了。

    所以现在,等玄龙舰在收起了风帆之后纯靠蒸汽机驱动缓缓驶入港湾时,宗晴康等人,包括朱纨、汪直在内,都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

    这毫无疑问应该是出现过的最大船只,而且其中的技术含量也是最高的。

    无帆无桨,劈波斩浪。

    “听闻玄龙舰钢骨铁鳞,长逾百距,吞火吐息无风自动,乃宝船监集风帆海船、明轮船与蒸汽机之大成之作。宝船监总裁沈大人因督造之功受封御海伯,这舰船名号,陛下也准了他的提议。玄龙巨舰,名不虚传。”

    望远镜还在宗晴康手上,他的手有一点点哆嗦,看着那一圈黑黝黝的包铁上面一个个幽深的炮口,难以想象它火力全开之时是什么景象。

    为了应景,没包铁的其余部分,刷的也是黑漆。

    此刻巨舰缓缓靠近,确实像一条玄色巨龙,压迫感极强。

    仅靠蒸汽机,速度不快,但眼下是要准备停泊,也不用那么快。

    宗晴康就这么静静注视着大明北洋海师的旗舰进入港湾,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如果没最早归降,现在就能看到它开炮了。

    本岛是不是好攻不知道,但对马岛肯定是每次都遭殃。

    难道他要复刻祖宗带着八十余武士螳臂当车的悲剧?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人在斗罗,我被女神疯狂追求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步步高升 圣女请安分 民国之文豪崛起 大清要完 斗罗之从吞噬深海魔鲸王开始 三国:从挖空大耳贼开始 嬉游花丛 寒门崛起 红楼贾府 全职法师之大枭雄 晋末长剑 三国第一奇兵 办公室潜规则 大宋的智慧 大周守藏史 明末逐鹿天下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