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新旧时代在此交汇(第 2/4 页)
朱厚熜的面前,是一张不小的人物关系图,还标注着许多时间节点。
朱厚熜问严嵩:“吴廷举之见与内阁票拟一致。”
第二,在他们眼中,这件事绝对只是个小事,一个引线而已。
朱厚熜又露出了黄锦熟悉的“大无语”表情。
交涉无果,他最终还是留下了两个颇有西域风情的年轻女子,这让赖恩心头暗骂:这些番鬼是不是来消遣老子的?
不过西域美人,倒是很不错的赠礼。自己虽然用不上,但宫里的老祖宗们恐怕是乐见其人的……
朝廷遣还皮莱资等人时,还退还了他们当初请求朝贡贸易的“礼物”。
身为广东本地大佬的梁储,在这种情况下会不会先全力守着自己不被揪住新的尾巴?
再追问其他的,一句“臣不知”就能回绝。
杨廷和被“背刺”过一次之后,断然不可能与严嵩多么交心地合作。
严嵩点出吴廷举,他的用意朱厚熜会慢慢去思考。
但这封奏疏在皇帝心目中所受的重视程度,一定是远远超过某些有心人意料之外的。
结果就是这样一个对弗朗机人没什么了解的货:他真的不了解吗?
吴廷举的观点就是:其人狡诈,当诏令不予朝贡,令其退出屯门岛。若不从,则当遣天兵歼灭之,另敕令使其从满剌加退兵,勿坏朝贡藩国之谊。
“番国佛郎机者,前代不通中国,或云此喃勃利国之更名也。古有狼徐鬼国,分为二洲,皆能食人,爪哇之先,鬼啖人肉。佛郎机国与相对。弘治以后,始有佛郎机炮,其国即古三佛齐,为诸番博易都会……”
“那就是他们巡防海洋的战船吧?”皮莱资意味深长地看着新雇的通事翻译,“你口中的巨大宝船,我可一艘都没见到。”
……
广东本地豪族……在朝堂仍然可以发挥一些影响力的梁储……
朱厚熜想了想就说道:“那就先留中,令吴廷举也上疏谈谈对这件事的意见。”
主管朝贡事宜的礼部……袁宗皋,毛澄,诸多中层官员……
朱清萍在一旁的小案桌上继续埋头苦读,偶尔休息一下的时候,就看到皇帝正拿着笔在纸上大开大阖地描来描去。
吴廷举是兵部左侍郎,仅次于王宪,而杨廷仪则是排名第三的兵部右侍郎。
朱厚熜看着他,觉得他是“我已经提醒过你了”的意思。
这回应该不算是刑部大堂里那样的偷袭了,朱厚熜已经提前有足够的重视。
上了船走到船尾之后,他看着宁波港双眼放光。
郭勋,同样列席国策会议,代表五府与兵部一起忙碌着裁撤冒滥与重设三大营这件大事。
第一,这些人拿这件事做文章,绝对不是为了这件事本身,落脚点还是朝堂高层的人事变动。
每天呈进来的奏疏那么多,严嵩却郑重其事地对这桩“小事”做足了功课。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