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潜力股们(第 2/4 页)
皇帝越不计前嫌,毛澄岂非越显得尴尬?
子弟门生仍有出仕,毛家不会倒。可若是将来他们凭借士绅地位涉及到什么田产、贪贿纷争,那又是好利用的借口。
梁储登时离座跪拜:“陛下圣明,天下学子都将感佩陛下胸襟!”
夏言感动,是因为自己在奏疏中所表现的才干被皇帝认可了。
边镇同样要重视,而京营之事,也让他这个兵科都给事具体参与。
现在袁宗皋会同翰林院把读卷官的人选奏了一些过来让朱厚熜钦点,还包括请皇帝安排定策题的事,让朱厚熜把梁储招来的却是一同送来的另一封奏疏。
现在听到皇帝问话,梁储立刻正色回答:“毛澄虽然愚钝迂腐,但这件事却没办错。倒是这礼部主事非要因毛澄之事牵连新科贡生,实属揣摩上意妄生事端。臣倒不瞒陛下,这黄佐是臣同乡后学,其人素有才名,去岁石邦彦主持会试时,实将黄佐列为榜首,可见其才。”
殿试是相当严肃的,读卷官将设置十七人之多,无一不是进士出身。
郭勋立即毫不犹豫地去约见夏言:原本只是个小小言官,但眼下显然是入了皇帝法眼。能入皇帝法眼的,绝不可能在这件事上不明白皇帝要的是什么。
策题如何,眼下贡生们当然会猜。这读卷官,至少掌握着将哪些人打在二甲、三甲的权力。
梁储带着揣测来到了西暖阁,行礼之后得到了赐座,内心稍安。
因为皇帝还给了他一个具体差遣:配合督促五军都督府与兵部在京官军的冒滥裁撤及重设三大营事务。
皇帝要为于谦再度平反吗?
梁储不信他不明白这其中的敏感。
作为皇帝,朱厚熜对于殿试里策题及读卷官人选倒不想那么费力,交给他们办就行了,反正殿试只排名、不落榜。
送给皇帝的,一般也就是众人讨论可名列前十的人。
只宣梁储?
张佐心头一凛:“是。”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