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你为何总是疑心陛下(新春大吉)(第 2/4 页)
京城的诸多角落,都开始为入宫准备着。
杨廷和就像朱厚熜训斥张佐一样感觉不省心:“不可妄语!陛下这般看重经筵,是好事!你为何总是疑心陛下要动什么干戈?你巴不得朝堂乱起来吗?”
晨跑后又重新穿戴妥当的朱厚熜跨出了殿门:“走吧,听讲去。”
乾清宫里,经历了家门口的一场火灾后,皇帝见今天雨停了就继续晨跑,昨天惊惶不已的后宫也安心不少。
杨廷和自不必说,这第一次经筵由他担任一个讲官,象征意义更大。
其他内阁大臣是同知经筵事,这也是惯例。
至于两个负责为讲官翻“讲义”的展书官,则都是正德六年的进士。当日去良乡送仪注的杨应奎与他们是同科,现在人已经和毛澄一起凉凉了。
翰林院全体都能列席这次经筵,也在表达皇帝对人才的重视。
具体的经验组织准备工作,自然不用劳烦他们亲自安排。
在他们的最前方,就是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和左右都御史、国子监祭酒等重臣。
杨廷和看着儿子虽然点头听训了,但对于自己的评判眼底里仍有不服,只能感觉无奈:少年扬名,高中状元,心高气傲啊。
郭勋珠玉在前,有迎护之功的张伟也参与了昨天的赐宴,眼下他对皇帝表现出由衷的敬服,再带着点与重设后的三大营有关的心思。
已经有点应激反应的杨慎很担忧:“父亲,陛下罢朝开经筵,还让那些庶吉士都列席,又不用您知经筵事。日精门大火之后都要照常开办,像是早有定计在经筵上做什么文章吧?”
今天的荣耀,首先属于郭勋。先是知经筵事,昨天又受命代表五军都督府参与裁撤冒滥和整编京营,郭勋成为了勋臣之中第一个被新君重用的人。
更别提刚才等候时,张佐过来让他们候着,说皇帝还没跑完。
前夜家门大火,今天还能安心跑步,陛下之沉稳着实令他们佩服。
勋臣担任知经筵事,本来曾是惯例。但天顺年间之后,一般是由内阁首辅兼任。
而石珤目前掌翰林院,去年的会试还是由他主考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