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96章 道长道尊相见(第 1/4 页)

    第296章道长道尊相见

    “快!快去把壬午本找出来,立时找人手刻印。”

    京城某书局内,掌柜忙不迭地吩咐着。

    “掌柜的,要印也是印《明报》上的吧?”

    “那是御批版!谁敢私印?况且半月才续刊一回,怎么印?只是陛下既然发了话,读书人等不及之下,定然会找壬午本来看!”

    书局掌柜觅得商机,那《三国志通俗演义》,必定要开始行销于世了。

    这是大部头啊,足足二十四卷,一套能挣多少钱?可既然有了金口玉言,起码天下想当官的人都会备一套!

    乖乖……

    京城书刊业的商人们最近这几个月都很不安,明报行的成立给了他们极大的压力。简字和编排新体例的出现,不知道会不会成为严格的规矩。

    那《嘉靖字典》,也还没允许他们私印。

    跟皇帝沾了边,谁敢冒险?

    现在,皇帝总算带了个大机会给他们。御批版不用想,但那已经出现了几年的壬午本,总可以加印吧?

    这掌柜瞄准的是读书人,是想当官的人。

    但还有人,瞄准的却只是普通人。

    崇文门外,已经因为北京城的发展形成了新的商业区。

    这个门因为是外地商家贩货进城课税的一个门,因此也跟已经规划成了轻工园的朝阳门东数里处一样,是一个十分热闹的集市。

    在这里,店铺林立,旅邸茶肆众多。

    今天一个茶馆的门口,挂起了一块牌子:梅家门马朝北说三国。

    旁边还有个跑堂的吆喝着:“今日小店特请来梅家门传人马师傅说书,讲的正是《明报》上陛下御批版的三国。陛下有旨,天下臣民都应读一读。不认字的,听说书喽!”

    皇帝的话就是旨。皇帝既然提倡,平常就与说书人合作的茶馆岂能错过这个风口。

    茶馆内闲人满座,台上一张书案,一块醒木,一把折扇,一方帕。

    说书的看上去四十多岁年纪,“唰”的一声打开折扇之后,那马朝北开了口:“一块醒木为业,扇子一把生涯。江河湖海便为家,万丈波涛不怕!湖海朋友不供我,如有要艺论家门。列位,梅家门第三代传人马朝北有礼了。今日,我与列位再讲三国,此乃当今圣上御批话本,有御诗为证!”

    “啪!”醒木一拍,这是开书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

    那马朝北能吃说书人这碗饭,口齿与语气神态都是上佳。此刻把这首《临江仙》诵读了出来,而后又解释了一下其中意思,这才说道:“《明报上》陛下金口玉言,这三国故事,可辨忠奸、思取舍、察道术、知利弊、明得失。认不得字不要紧,今日起,我专说三国。这一回有个名堂,叫做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在娱乐生活匮乏的时代,戏不是等闲人随时看得上的,这说书却大多还能听上几回。

    而这个御批版《三国演义》的背后是什么创作阵容呢?

    说来离谱,朱厚熜想搞这《明报》时,就已经让皇明大学院文艺院那边准备这件事了。操刀的,是以文徵明、祝枝山为首,再加上其他一些“无心”官位、醉心诗词歌赋和书画的骚客们。

    朱厚熜这个御批,批的是价值导向和更加通俗化的故事结构。林希元这个校注,较的是表述、考据。

    不夸张地讲,这是翰林学士和知名才子们一起在创作。

    不能说它的精彩程度一定比朱厚熜印象中流传最广的那个版本要强,但它毕竟是站在二百四十回的初版肩膀之上的。

    更何况,那首《临江仙》炸了。

    通驿局开设的状元居里,龚用卿两眼里都是狂热:“只凭此词,陛下才名便流芳百世!如今,还有谁腹诽那新学非出自陛下?”

    “谁会腹诽这些?龚兄不得胡言!”

    “……算平均分数,再排名次……”

    不同的人对同一份报纸上的内容关注点不一样,此刻人人心思各异。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民国之文豪崛起 晋末长剑 斗罗御兽收服小舞当兔女仆 天下枭雄 大魏宫廷 沉溺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江湖三女侠 希腊神话 大唐官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三国之暴君颜良 北齐怪谈 小老板 奶糖味的她 我家娘子,不对劲 从斗罗开始暴虐主角 烽火逃兵 阿吱,阿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