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三月惊蛰,南城月旦评(第 4/4 页)
    荀彧眯着眼,坐在另一边的荀攸眉头轻轻挑了挑。
    另一处包厢之内。
    郭嘉嘴角微翘。
    “好一个六国论,这还是奉义第一次写赋论吧!”
    戏志才点头,自家兄弟的才能他自然是极为清楚,这赋论,开篇直指核心。
    更是以六国为题,端的是恢弘大气。
    他没有回应郭嘉的话语,这功夫两人都静静听着台下许靖在朗诵戏煜的赋论。
    与此同时,南街不远处,商贩的吵杂声也戛然而止。
    戏煜听着远出高台之上朗诵的六国论的时候,脸颊不由的有些发红!
    那许氏兄弟非要让他书写一篇赋论来做月旦评开场之作。
    对此,戏煜倒也没办法拒绝。
    他还指望着许氏兄弟承担起报刊的重任,连带着在自己兴办的学校里担任老师的职称。
    无奈之下,他只好抄了一篇小苏的赋论。
    “夫君的这篇赋论,真让人感慨颇深!”
    在远出听着有人念叨着自家夫君的赋论,这样的感受蔡琰不自禁有些兴奋。
    之前戏煜书写这篇赋论的时候,便是她在边上帮着磨墨的。
    她算是第一个阅读的人,自然知道这篇赋论的所表现出的才华。
    更让蔡琰惊讶的时。
    当时的戏煜几乎是连贯着一口气将整个赋论书写完成的。
    不多时,高台之上的许靖已经念完了戏煜的赋论。
    随着最后一个字落下,整个四周鸦雀无声。
    良久之后,跟着便爆发出了一阵阵喝彩之声。
    酒楼之上的曹操眉眼跳动。
    “好赋论!”
    这篇六国论,当真让人醒耳。
    其中颇有借古讽今之理,加上如今大汉之局势,其中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再加上其语气生动有力,气势恢宏。
    成篇下来,让人不由的内心隐隐生出几分敬仰之色。
    “好一篇六国论!”
    荀彧跟着点头,边上一众人都没有太多的意见。
    这篇赋论,几乎是上上之品。
    而高台之下的士子,此刻的喝彩之声已然证明了一切。
    “先生之大才,今日又让备开眼了!”
    刘备有些感慨,戏煜一篇六国论,其中的六国暗指现如今天下的各路诸侯。
    而所谓的秦国,到底是哪一路诸侯,犹未可知!
    刘备有些心酸,为何自己没有早早碰见戏煜。
    若是能早点碰见对方,将其拉拢到自己这边的话,这天下或许已经是另外一番样子。
    刘备对于眼下的天下诸侯,多少也有些认知。
    其中碌碌之辈者,数不胜数,而比起那些人,他刘备当真只是所谓的运气不好。
    若是他能有一片基业,天下之辈,何足俱也!
    纵使是那曹操,他也敢跟对方掰一掰手腕。
    一篇六国论作为月旦评的开场之作,如同放出了王炸一般。
    许靖看这眼前的情况,心底不由的有些兴奋。
    果然,找戏煜是找对了啊!
    今日月旦评重启之事,不日之后,必然会响便大汉各州郡地。
    随着六国论开始被底下的一众士子品读,这功夫台下的另一端。
    杨彪和其子杨修正相互对视。
    “我儿,可有信心?”
    六国论一出,便是杨彪在心中都已经忍不住承认戏煜的才华。
    而自己儿子的才华,他也是极为清楚的。
    此番月旦评,杨修的文章也已经被收录,那文章他看过,算的上是极为出彩的。
    不过,眼下和这篇六国论相比较的话。
    孰优孰劣,纵使是他杨彪心里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父亲放心,儿有信心!”
    杨修嘴角轻笑,这一篇六国论确实极为出彩,但他也有几分自信。
    对于戏煜杨修心里是认可的。
    但,论才学,他觉得自己不输任何人,纵使是戏煜,他也不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