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73章 比肩孔夫子,争什么?(第 3/4 页)

    士族虽已消失,但世家大族还在,如今的他们游走在边缘地带,不论是氏族还是世家大族,都无甚太大的区别,不过是换汤不换药,换了个称呼罢了。

    当然,比起当初的氏族,他们还是差了些火候。

    最起码,在得不到盛国公恩宠的情况下,又没有钱庄多少分成的他们,心底自然容易泛酸。

    毕竟,家里那些上不得台面的商人都比自己有钱!

    不过,酸归酸,到底没人有胆子闹到戏煜跟前。

    这个时候的戏煜就好比当初的孔夫子,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什么呢?

    因为《吕氏春秋》内记载,“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

    就是说,以孔子的力量能徒手打开城门!

    注意,这里的门指的可不是家里的门闩,而是城门!

    要知道,当时的城门基本都是实木打造就算保守估计重量也应该在800斤以上,能举动的人寥寥无几,可孔子算一个!

    如果这都不足以体现出孔夫子的力气之大,那还有一个人可做参照。

    在《淮南子主术训》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武夫,他叫孟贲,身体素质极其强悍,曾以一己之力,硬生生将两头正在缠斗的牛给分了开来。

    就连《周朝列传》中对孟贲的描述也非常生猛,说他“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虎狼······”

    可就是这样一位勇猛无双的人,对上孔夫子,却尚有不足。

    如若不然,也不会有“孔子之通,智过于苌宏,勇服于孟贲······”这样的传闻了。

    由此可见,孔夫子到底有多生猛。

    只不过······

    到了眼下,更多的文士认为,戏煜这人和典籍中描述的孔夫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论文,戏煜当初做的那些事早已闻名天下,叫一众文人无不敬佩,赞服,论武,且不说他自己的武功有多高强,光身后那数十万大军就没一个是吃素的!

    再加上大家都是文化人,很少有人愿意和戏煜动手,关键是他身后那数十万大军都是糙汉子,压根儿就不讲理!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最关键的是,就怕你才开了个头,还没说是什么事,对方的拳头就已经挥到脸上了。

    除了这些外,最让他们觉得戏煜和孔夫子像的地方还是君子六艺中的“射”和“御”。

    孔夫子深谙这二道,巧的是,戏煜在这两方面的造诣也不低。

    甚至他的射都不是简单的射箭,而是射弩!

    大军中有一种近一米五长的重型连弩,哪怕是典韦都得用两只手才能举起,偏戏煜单手便可灵活操作。

    特别是遇到敌人的时候,他手持重型连弩一阵突突,片刻过后,该倒下的基本上都倒了。

    至于“御”,说白了便是驾车,也能说是“驾马!”

    当然,对戏煜来说,“飙马”这个词可能更适合些。

    记得当初黄旭犯了错,害怕被罚,就偷偷骑上飒北风,打算出去躲一阵,结果刚到城门口,就被闻风赶来的戏煜逮到了,接着就是一顿暴揍。

    甚至他骑着绝影到的比偷跑的黄旭更早抵达城门!

    这件事因为发生在城内,故而很多人都知道,也算是黄旭为数不多的黑历史之一。

    但众人更惊叹的乃是戏煜的快!

    是以,整个下邳,酸戏煜能加九锡的不在少数,但正儿八经敢在公共场合谈论此事的,寥寥无几。

    为啥呢?

    因为不敢!

    其实也不是没人想过在大庭广众之下散播一些关于戏煜加了九锡,便有了篡汉之心,此乃大忌等等诸如此类的话。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革清 乱清 明扬天下 谋断九州 龙牙兵王 九州缥缈录 儒道之天下霸主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红楼之挽天倾 江山无策 大唐:开局错认皇后当岳母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纸牌 晋末长剑 雪狼出击 决战第三帝国 洪荒之离线挂机十亿年 佣兵1929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我家娘子,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