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49章 胡车儿:典将军莫非不善饮酒?(第 3/4 页)

    辎重营内,不多时的戏煜便已然得到了消息。

    张绣动了!

    有些事情,如今的张绣终于是知晓了。

    辎重营的营帐之内,灯火摇曳。

    此刻的黄忠、赵云都凑在戏煜边上,两人同样也得知了张绣有所异动的消息。

    这功夫,赵云朝着戏煜看了一眼。

    “先生,张绣已然得知了此事,眼下正如先生所预料的,张绣坐不住了,如今之际,我等该如何?”

    赵云的心情稍有些复杂。

    张绣的做法有错吗?

    在赵云看来,这便是人之常情,是他曹操的做法太过了,若是换成他赵云,或许也会有和张绣一样的想法吧!

    更何况,他和张绣师出同门,对于张绣,赵云本身还是带着几分好感和情谊的。

    如今对方要面对先生这般的人物,赵云多少还是有些替张绣担忧。

    黄忠倒是没有太多的想法,如今一切都和先生所预料的没有差错,剩下的事情,只需要听从先生的安排。

    “不急!”

    戏煜神情没有太多的变化,如今张绣知晓了事情,但对方既然没有急着第一时间爆发,那么一切都还在掌握之中。

    宛城的结果,说到底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般的结果,是他老曹自己作的。

    而且,在戏煜看来,趁着如今的机会,必须得让曹操清楚到这一战的损失。

    所以,他不着急做什么。

    他自然可以趁着一切还未发生,直接将此事镇压在未发生之际。

    但,戏煜并不想这般做。

    老曹太浪了,从拿下徐州之后,再到逢迎天子,这一系列的事情,曹操都可谓是顺风顺手。

    眼前的情况,尚在他掌握之中,但未来事情谁有能说的准呢!

    正如他也不知道,自己在未来,还会不会和曹操站在一起?

    曹操在未来,还会不会依旧坚定如常的相信他戏煜。

    一切,都没有人知晓。

    “先生,如今还等什么,既然知晓了张绣会有异动,我们不若直接将此事灭杀!”

    黄忠开口问了一句。

    这话是本能的脱口而出。

    戏煜朝着对方看了一眼:“老黄,有些事情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只看表面!”

    “得往长远里看!”戏煜没有解释太多。

    在叮嘱了两人继续做好准备,剩下的就等宛城事发了。

    此番,不仅仅是给曹操一个教训,也算是顺带着给典韦那家伙一个教训。

    给整个曹营敲响一记警钟。

    ……

    夜很深,今夜注定有人难眠。

    曹操在高帐之内,忘情笙歌的时候,张绣已然黑着脸将手下的心腹聚集在了一起。

    将事情原原本本的告知了一众心腹之后,胡车儿等人都有些义愤填膺。

    他们是张绣的麾下,曹操如此做,是欺辱张绣,自然也是欺辱他们。

    投效了对方,曹操连张绣都能如此对待的话,更何况是之后对待他们了。

    邹氏的事情,不算什么大事。

    但这件事情牵扯到的利益,却并不是那么的简单。

    如今的时代,主公和麾下之间,大多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胡车儿等人不是谋士,他们是战将,这样的情况自然更加的明显。

    换成谋士的话,变换门庭,对于他们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换成战将的话,结果却不一样了。

    两者往上升迁的出路是不一样的。

    谋士立功的选择有很多,他们只需要做出政绩就可以了,在谁手底下做政绩都是一样的。

    但战将,唯有上阵杀敌立功。

    胡车儿虽然被曹操拉拢,但他也清楚,自己并非是那种天下唯一,他不是吕布那般人。

    没有让人另眼相待的资格!

    曹操麾下的战将如云一般,数不胜数,而有着张绣的原因,即便他投效了对方,此后也会遭人忌惮。

    那么此生的机会便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几乎没有太多的思索,胡车儿等人便已经选择和张绣站在一起,更何况,此番还有贾诩的谋划。

    连贾诩这样智谋甚远的人,都已经做出了选择,他们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希腊神话 折尽春风 红警军团在废土 江湖三女侠 三国军神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三国之蜀汉中兴 民国之文豪崛起 北宋穿越指南 秘密部队之龙焱 沉溺 回唐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明末:帝国崛起 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