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692章 怎能没人弹劾(第 3/4 页)

    麻贵都服了,为人老实的董一元就更没话说。

    于是林经略就正式下达命令:“一,你们两个兵团再休整一日,全部将士做好山区行军七日左右的思想准备。

    二,本部院特别发放抚赏银,每人一两。

    三,东进全军携带三十日份的干粮。

    四,每个纵队配备至少一名通事,马上搜集人才并分配。无论是懂朝鲜语的国人,还是会说汉话的朝鲜人皆可。

    五,惟政大师的数百僧兵均有横穿这片山区的经验,将要分散到各纵队,充当行军辅助和向导。

    六,一百斤以上的重火炮,在对行军影响不大的前提下,尽可能多携带,尽量保证能百门。

    七,做好御寒准备,保证人人有棉衣。”

    麻贵和董一元听命而去,各自回营,紧锣密鼓的进行最后准备。

    一场绝对完胜的平壤城大捷,捷报在两天后传到辽东,又在数日后传到京师,朝廷为之瞩目。

    这次东征可能是近百年来,大明最大规模的调兵,只现在就已经投入了七万多人,更不要说后续还有。

    一年内预计至少十万人的兵力,至少三百万两银子的巨额开支,无不牵引着朝廷上下的神经。

    平壤大捷的消息在朝廷传开后,官员在振奋之余,又有点不知说什么好。

    一天破城,以阵亡四五百为代价杀敌一万五,从任何角度来看这场胜仗都无可挑剔,找不出什么毛病来批评。

    无法让人批评,这就很难受了,这不符合大明朝廷的政治正确。

    当然也可能是林泰来的威慑力太强,杀伤力巨大。

    不是有十足把握或者证据的情况,很多言官也不敢打着“风闻言事”的幌子搞政治正确式弹劾攻讦,不然引起的反弹只会更猛烈。

    上个月从无锡老家回到京城的顾宪成,看到这个情况,就寻思着是不是要站出来“登高一呼”。

    顾宪成居丧守制结束后,终于熬到林泰来长久离开京师,于是就回京谋求起复。

    按理说,起复就应该起复原官,而顾宪成原官是考功司员外郎。

    但现在吏部已经变了天,导致顾宪成一直回不去,但他又不愿意接受其他官职。

    所以顾宪成就只能先在京师无聊的混日子,顺便等待时机。

    看到当下这个情况,顾宪成就开始考虑,自己是否要站出来攻讦林泰来?

    第一自然可以获取巨大声望,第二就是打破自己所处的这种不死不活的局面。

    哪怕招致千夫所指,哪怕招致雷霆之怒,也比无人理睬强啊!

    不然自己在京师混吃等死,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最绝望的是,林党在吏部占优,如果没有点非常办法,很难突破进去。

    这日顾宪成召集同乡聚会,常州府武进、无锡、宜兴等地的官员,还是非常卖顾宪成这个“正道真儒”面子的。

    凭借多年吏部工作经历以及讲学,顾宪成的影响力绝非普通六部郎官可比。

    席间顾宪成对同乡们叹道:“不想这次回京,竟然看到朝廷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场面。

    这真让有识之士痛心疾首,又让我心生道义不存的感慨啊。”

    众人一起道:“顾君说的极是,居然无人敢弹劾某人,这是言路的悲哀。”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民国之文豪崛起 小老板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亮剑之开局继承新一团 晋末长剑 沉溺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江湖三女侠 希腊神话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1717新美洲帝国 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 世子妃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不是吧君子也防 折尽春风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我的七个绝代风华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