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578章 吏部格局巨变(第 2/4 页)

    当初林泰来叮嘱过王士骐,把王锡爵父子黑了王士骐一个庶吉士的事情宣扬出去。

    就是要在这种时候,能派上用场堵住别人的嘴。

    孙鑨气昏头之后的愚蠢表现,把清流势力最后一点掀桌子的勇气消磨没了。

    林泰来懒得管别人怎么想的,大手一挥宣布:“如果没有其他意见,那就散会!”

    在部议、廷推两道程序后,第三步就是圣裁了。

    廷推结束后,吏部将结果上奏,以王世贞为正推,陆光祖和吴时来陪推。

    在大明朝廷成熟期的运行机制中,廷推不仅是大臣之间的博弈,更是大臣和皇帝的博弈。

    只要不出现爱憎极端分明的情况,或者皇帝天性控制欲极强,在大多数时候,皇帝内心不介意廷推结果。

    在深宫皇帝眼里,大臣甲和大臣乙又能有什么本质区别?

    所以想要通过廷推实现人事部署,最重要的并不是选出最出色、最合适的人,而是选出一个不会让皇帝膈应,挑不出什么大毛病的人。

    原本历史上万历朝最经典的廷推发生在明年,也就是万历十九年。

    当时的首辅申时行、次辅许国因为密疏外泄,双双被迫辞职。

    临走前,申时行推荐赵志皋、张位替补入阁。

    然后当时的吏部尚书陆光祖跳了出来,狂喷说:“阁臣应当经由大臣廷推,哪有内廷空降的道理?”

    这话有一定道理,阁老推荐阁老,确实有点坏规矩。

    于是万历皇帝就下旨,让外朝大臣廷推阁臣。

    吏部尚书陆光祖主持了这次廷推,而后廷推结果就是陆光祖本人.

    这骚结果一下子就把万历皇帝彻底气炸了,直接让吏部尚书陆光祖滚蛋!

    最后还是申时行推荐的赵志皋、张位成功入阁。

    所以说廷推技术含量很高,不是说提名几个人表决一下就算完事的,蕴含着深厚的心理学和博弈学。

    吏部尚书人选只能由皇帝亲裁,所以关于廷推结果的奏疏直接摆在了万历皇帝面前。

    “朕听闻王世贞乃是历经三朝的文坛巨擘,主盟文坛三十年,他近年都在做什么?”万历皇帝对左右司礼监太监问道。

    司礼监掌印张诚答道:“也没听说做过什么。”

    前些年一直在南京当守备太监的田义稍有所知,也答道:

    “每一两年,王世贞便在江左开文坛大会,每每为文学事务与林泰来吵得不可开交,被林泰来气得数次大病。”

    最近耳根比较清静,心情还算不错的万历皇帝“哈哈”笑了几声,指着廷推奏疏说:“听起来比陆光祖省心,准了!”

    御批一出,官场俱麻。

    王世贞虽然是文坛巨佬,但在官场就是一个老混子。

    从任何常识上来讲,王老盟主跟吏部尚书完全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但偏生就通过三道正规的不能再正规的程序,敬爱的王老盟主就成了吏部天官。

    不能不说颠覆了认知,违反了常识.

    更神奇的是,操盘手林泰来这次规矩的很,完全没有使用那些层出不穷的盘外招。

    没有一力降十会,没有以武破法,没有散布遥遥领先的真相,也没有召唤皇帝助拳,更没有祭出《金瓶梅》这个大杀器。

    林泰来就是在组织框架内,通过组织程序把事情办了。

    不知道这是不是偶然?算不算成熟的标志?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的谍战岁月 活埋大清朝 我在现代留过学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唐腾飞之路 不是吧君子也防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红楼琏二爷 机战之无限边境 大明烟火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在斗罗创办魔法学院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晋末长剑 北齐怪谈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武道凌天 万历明君 冰川天女传 明末:帝国崛起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木叶之风暴之主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穿越兽世当神棍 大汉帝国风云录 希腊神话 炮火弧线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