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27章 胜过我,可出山(第 2/4 页)

    “唯独在炼丹,分化这两条道路上落败于另外两位师兄。”

    “那三位师兄在其余诸艺上,则是分庭抗礼。”

    “而他们根基,也已经雄浑。在他们的之上,尚且还有四御啊。”

    “唯三位师兄联手可以制衡四御之一一段时间,也只是制衡罢了。”

    “四御在同一层次时的根基之深厚,福缘之强横也是我们不能比拟的,无惑知道吗?四御不过只是欲求道祖之位而未成,才落入了御,为【御六界】的含义,他们走的路,和道祖传下的道路,并不相通。”

    “而诸大帝,道君,若非是先天所生的那些所谓‘大帝’,那么在同一层次的修持也只会强于现在你所做的,而不会有丝毫的稍弱;他们未曾出世,就会得到诸多灵宝的滋润,而一旦出世,所服下的是天地灵根之果,喝的是至纯九元之水,又有天仙地祇陪伴玩耍,一同长大。”

    “潜移默化之根基,就已经超过人太多。”

    “至于玉皇,历劫转世,积累的学识智慧,则已远远不是你我能够明悟的了。”

    “其余又有诸龙族子嗣,化生的凤凰,以及四御弟子,诸多星君,大帝的子嗣后辈,则是都会接受类似的教导;譬如老师,是强制性地要求我们修行,而上清大道君一脉虽然散漫,其藏书阁之中也是包容万象。”

    “学与不学,都看弟子自己的选择。”

    “虽然大道君散漫,但是大多上清弟子却还是会常常前去那里,寻求青阳妙道天君的指点。”

    “毕竟修行者之中,知识和隐秘,和神通本身没有区别。”

    以帝君真君们的后代和弟子,自然会修行了解这些东西。

    而先天生灵,则是亲身经历过诸多的历史,自然懂得更多。

    是以当那位清玉道人见到这少年人竟然对于这些知识一窍不通之时,且以这样的状态参与到了驱邪院主持的大劫一环之中,方才会震怒非常,于他眼中,这和连走都不会,就将弟子扔到战场上没有任何区别。

    此为傲慢。

    亦是谋杀。

    若是太上师叔在此地的话,太元圣母觉得以老师的性格,恐怕会直接震怒出手。

    这是真的在补基础。

    只是这个基础,是直接以帝君的层次为目标的。

    十二圣真皆如此,但是也只有天蓬一人乃是大帝境界,可知【帝】境之困苦,并非是基础和根底深厚就可以,而诸先天生灵的帝君,在玉清一脉眼中,只是生命境界的帝君罢了,并无道行,空有力,而无道者。

    少年道人起身,背着那一根青铜棍子。

    明明过去了好几天。

    他却总是觉得,这个棍子给自己的感觉还是那么沉重,不得不平尽全力才能够抵抗。

    伸出脚在地上踩踏了下。

    在地上留下了一个深约三寸的脚印。

    少年道人隐隐遗憾,总觉得自己明明他已经控制力量,但是踩下去还是这么深,就像是丝毫都没能控制住背后这根青铜棍的分量似的,艰难地背着此物前行,接下来便是练劲,这一段时间里面,那位清玉道人禁止他炼炁。

    亦或者说,是不准他有意有为去炼炁。

    “人身之呼吸,不需要刻意;而顽童奔跑,也不需要意识控制每一根肌肉。”

    “吃饭的时候,不需要有意控制身躯。”

    “缘何你炼炁就需要控制?”

    “那代表着你仍旧觉得炁是外来之物。”

    “刻意运转之,为下乘;唯有为无为之间,运炁自然,方才是上乘,如此,不需炼炁,然行走坐卧,十二时辰之中无时无刻不再炼炁,大道无为,如此纵然有朝一日,你历劫落入困境,元神昏厥,身躯仍旧自然炼炁。”

    “炼炁便可破障,便可疗伤,便可将你元神唤醒,便是诸邪不侵。”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仙逆 低调在修仙世界 大夏文圣 彼岸之主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神话之后 武林至尊 剑啸灵霄 修仙:我能听到附近传闻 一念永恒 洪荒:截教副教主 谋局 玄鉴仙族 赤心巡天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正青春 叩问仙道 志怪书 我师叔是林正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