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179章 后记三十五呢子大衣都有了?(第 4/4 页)

    黛玉挪了一步,悄悄扯谢衍的袖子,意思是这里太贵换一家。

    宝钗的注意力,则在那些漂亮衣裳上,琳琅满目把她看花了眼,根本就没听到掌柜在说啥。

    谢衍也不怕丢人,直接说道:“我也没带多少钱进京,这里的衣裳买不起,等以后有了钱再来。”

    掌柜的闻言一怔,他还没见过这般实诚人,微笑不改道:“谢学士能来鄙店,已然是蓬荜生辉。不论买不买,都可以再看看。能够结识谢学士,在下便已莫大荣幸。”

    在掌柜的盛情挽留下,谢衍逛了一楼,又被请上二楼。

    二楼的样式更多,甚至还有许多胡服,从日本到埃及的都有。但大多经过了改良,变得更符合国人审美。

    谢衍的目光落在一件大衣上,这种造型跟现代风衣差不多,他去年冬天在黄州见父母穿过。

    这玩意儿最早叫披袄,唐代曾经非常流行。贵人们不好好穿着,喜欢披在最外边,跟后世那些把风衣披着不穿的一个样。

    朱铭在位的时候,对披袄进行了修改,就此变成火枪队的常服,现在许多官员和平民也穿。

    眼前这件,用料却不一样。

    呢子大衣!

    “这种是什么料?”谢衍问道。

    掌柜的回答:“胡绒。”

    谢衍又问:“海外传来的?”

    “初为兰州工匠所造,又被江南工匠改良了,”掌柜的详细介绍,“农学家们把漠南、吐蕃、安西、七河、大宛、天方诸地的绵羊杂交育种,前些年培育出一种毛发又细又长的绵羊。工匠们用这种绵羊的羊毛和羊绒,再杂以丝绵等料,最终织造出这种胡绒面料。”

    谢衍说道:“我在黄州却没见过。”

    掌柜的说:“胡绒最初是穷人穿的布料,当时只用羊毛织成,虽然保暖却不细腻,又厚又重还会扎刺皮肤。后来有兰州匠人加入了羊绒,又有江南匠人加入了丝绵,这两年才被京中贵人们喜欢。估计用不了几年,就会在南方各省传开。听说,养这种良种绵羊的牧民越来越多。”

    谢衍的表情变得有点奇怪,他突然想象到一副画面。

    画面的背景是工厂烟囱,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穿着呢子大衣,却又一个个梳着发髻或戴中式帽子。

    多么蒸汽朋克啊!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晋末长剑 骗了康熙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活埋大清朝 我的谍战岁月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机战之无限边境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寒门崛起 我在现代留过学 大明烟火 蜀汉之庄稼汉 红楼琏二爷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晋末长剑 北齐怪谈 机战之无限边境 沉溺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万历明君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木叶之风暴之主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 冰川天女传 在斗罗创办魔法学院 全唐诗 办公室潜规则 希腊神话 不是吧君子也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