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9章 1054【武大郎的安西梦】(第 3/4 页)
别看安西都护府驻军两万,但从全国军队数量来言,其实增加的兵力也就四五千。
前几年的开支肯定很大,不仅需要运军粮过去,还要为移民提供各种物资。但等移民的赋税减免期一过,再加上本地百姓缴纳的税额,安西都护府就可以做到自给自足了。
这里的军队若有死伤,优先从汉族移民当中补充。
五年之后,开始从本地青壮当中募兵,但每年的募兵比例需要严格限制。
十年之后,可以敞开了募兵,但每支军队的汉人比例,必须随时保持在70%以上。
这种限制,在都护府转为省之后可以取消,因为那意味着安西地区的汉化程度已经足够。
……
武举元来自开封郊外。
他爹叫武松,他的开蒙老师叫吴加亮,他是长子所以也叫武大郎。
这名字是吴加亮帮忙取的,希望他能够金榜题名、举元做官。
可惜,武举元不是读书的料,反倒是一身武艺练得不错。
他打算去投军搏一个前程,但父亲武松却不允许,说打打杀杀早晚马革裹尸。
武举元家里有二百多亩地,一些是官府分给的,一些是他爹买来的。
除了土地之外,他家还开了一个榨油坊。
前几年水旱灾害不断,朝廷限制米酒的销售,鼓励民间酿造白酒。他爹武松趁机私酿米酒,供城里的富人偷偷解馋。
去年因为限酒令解除,私酿米酒的生意做不下去,武松又挖人跑去改酿白酒。
而且家里还开始养猪,那些酒糟都是可以喂猪的。
开封有猪霸,定期下乡收购生猪。
面对武松的时候,那猪霸却不敢太过压价。一是武松养猪数量不多,二是武松的名头很大,打过几次交道之后,猪霸甚至还跟武松拜了把子。
这种也算小康家庭了。
而且以武松的本事,官府招募民夫服远役,非常容易就能花钱雇人代替。
可去年却没法操作,文武官员直接照着户册来,年龄合适、家有兄弟、自己单身的青年被强征!
刚开始,武举元只是把开封粮草搬上船,他自己还能一路坐船去陕西。
稀里糊涂的,就去了河西走廊,在瓜州与肃州之间来回运输粮草。
冬天,大雪封路,他被留在瓜州,说是开春就可以回家。
春天的时候正待离开,官府突然说增加移民数量,武举元非常倒霉的被选为移民。
其他被选中的民夫,一路都哭丧着脸。
武举元却显得有点兴奋,他今年十八岁,学过四书六经,也粗通新式数学,一身武艺也颇厉害。可他的学问距离考秀才还很远,父亲武松却非要他继续读书,坚决不允许他去当兵,这次前往西域说不定能大展拳脚呢!
穿过数百里的无人区,沿途只有五处苦泉水。
如此艰苦的环境,吓得其他民夫面如土色,还以为整个西域都是这般景象。
终于,他们历尽艰辛来到伊州,并在城外扎营等待分配。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