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552章 0547【王者无外】(第 2/4 页)

    大一统是尊王,当时兵头子遍地,农民起义频发,胡安国说大家要听皇帝的话。

    大复仇是攘夷,反对议和,号召报仇。

    而且,胡安国把很多《公羊传》都没注解为复仇的句子,强行理解为是在宣扬复仇。

    整体的复仇观点,说白了就是宣扬抗金思想:

    第一,臣子对君父有讨贼复仇的义务;

    第二,不能跟仇国恢复邦交,更不能议和;

    第三,与仇国作战,虽败犹荣;

    第四,反对九世复仇,因为这一代不复仇,下一代多半会忘了仇恨,就算没忘也缺少切肤之痛。这一代如果不能复仇,下一代还是算了吧,不要把子孙拖入无休无止的复仇深渊。

    现在的胡安国,更侧重于阐述大一统。

    赵佶、赵桓曾经是他的君父,但朱铭并未弑君,这两位前朝皇帝还活着呢,所以胡安国用不着给君父复仇。

    胡安国甚至主动为朱铭造反找理由,譬如“国之所以为国者,德也”,批评赵桓、赵佶为“君失其德而故失其国”。

    又说大明为新朝正硕,国内割据势力应该放弃抵抗,包括宋徽宗、钟相都该归顺朝廷完成大一统。又言燕云、河套、西域、大理、交趾,皆为华夏故土,必须完成国土统一,同时这也是在对蛮夷展开复仇。

    胡安国坐在办公桌前,闭目回忆今日的对话,再联想到皇帝、太子的种种政令。

    猛地,胡安国仿佛看到董仲舒站在自己面前。

    他知道自己该写什么了!

    《春秋》除了宣扬尊王攘夷,搞大一统、大复仇之外,还可以是改革制度之书。

    董仲舒当年使用《春秋》时,就阴戳戳赋予其改革意义。后世康有为搞维新变法,便顺着董仲舒的思路,宣称“《春秋》专为改制而作”。

    胡安国脸上露出微笑,提笔写道:“《春秋》微言大义。大义者,尊王攘夷也。微言者,改立法制也。”

    只要不跟自己的核心理念相悖,胡安国在学术上愿意变成太子的形状。

    这厮写完一篇文章,翌日便去求见太子。

    朱铭看完顿时展露笑容,点头赞许:“胡先生不愧是当世大儒!”

    在胡安国的文章里,朱国祥、朱铭的改制创新,跟王安石的变法改革完全不同。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民国之文豪崛起 小老板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亮剑之开局继承新一团 晋末长剑 沉溺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江湖三女侠 希腊神话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1717新美洲帝国 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 世子妃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不是吧君子也防 折尽春风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我的七个绝代风华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