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朝歌篇第二十章 姬昌的圣贤之名(第 4/4 页)

    ‘神灵在乎的不是供奉多少东西、供奉多少人,就算供奉再多的人与祭品,该降下灾厄的时候也会降下灾厄。神灵在乎的,只是如何让四季轮转、日月交替。’

    这些观点,都是姬昌‘设置’的,让姬旦在讲述他在神界的见闻时,悄悄掺杂进去。

    李平安很乐于做此事。

    这是什么?

    灭商的理论基础。

    商国的祭祀,反复强调,商国不断传承、累年祭祀,每一代商王都成了神明去侍奉上苍,成了上苍的臣子。

    诸侯国若是不尊商王,上天就会降下责罚。

    在这一点上,姬昌虽动机不纯粹,却成了社会变革的‘进步人士’。

    李平安很是乐意看到这般发展。

    自他走出地牢,过了大概半年,大商西部诸诸侯开始传颂,说西伯侯姬昌是天生的圣贤之人。

    这一是源于姬昌此前多年累积的名望,二是因周国那越发膨胀且尽力隐藏的实力;

    三就是因姬旦自天界回归之事。

    各路诸侯人心欲动;

    朝歌城中歌舞升平。

    不过,纸包不住火,这事传着传着就到了朝歌城内,商人们纷纷开始讨论姬昌的‘圣贤’之名,各类已被夸大的传闻说的头头是道。

    姬昌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他谢绝宾客,躲在府中托病不出。

    此事很快传到帝辛耳中,帝辛直接砸了一只酒坛,伤了两名在旁侍奉的美姬。

    他破口大骂。

    却是在介意,圣贤之名为何不是他这个大王,而是他的臣子。

    姬昌屁股底下,再次多了一团小火苗。

    不过,这事本身也是姬昌自己搞出来的,李平安执行的比较完美罢了。

    西岐城闹市附近的一座小院落中。

    李平安带着那几名老侍卫在此隐居,与地牢时一样,每日就是读书、吃饭、打坐冥想。

    平日里,天庭诸事不用他操心,瑶池、东王和父亲李大志就可轻松处置。

    他可以专心在此处悟道。

    东海那边一直平静,火吒并没有与龙宫龙王起什么冲突。

    吃了上次李平安画的饼,龙族现在一门心思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龙王大搞龙族风气建设,甚至还主动派兵去东海之滨清剿那些虾兵蟹将。

    似乎,龙宫与陈塘关之间的矛盾,并不会出现。

    太乙真人在黄龙真人的监督下,也收敛了许多,教导弟子时也会教导弟子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诸如此类。

    阐截二教依旧秘密活跃在商国。

    他们也不会像之前那般,大摇大摆地与诸侯结交,更没心情传道,而是去找那些有资质、有背景的弟子,收为记名弟子、留下一点宝物。

    这两教的思维模式还是‘下棋’那套。

    李平安对此懒得管,也管不了,毕竟两位圣人都是要面子的,封神比斗都想赢、不想输。

    他看着别让矛盾太激化就是。

    正当李平安在思考,是姬昌遭囚之事先出现,还是东夷部落卷土重来之事先爆发,一个意料之外的‘客人’,在天庭寝宫之外求见。

    来的倒也不是外人,他的义妹瑶姬。

    ‘她不是都脱劫了吗?’

    李平安瞧见瑶姬愁眉不展的模样,也是有点小疑惑,随手掐指推算,调动了天道之力。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大夏文圣 神话之后 仙逆 谋局 武圣! 剑啸灵霄 天行健 我师叔是林正英 不朽凡人 低调在修仙世界 洪荒:截教副教主 仙父 彼岸之主 修真门派掌门路 志怪书 正青春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过河卒 玄鉴仙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