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那片星海大结局(第 2/4 页)

    商非夏,夏时帝王失德、夏人权贵残暴不仁,惹得民怨四起,群起而攻之。

    而今商王虽残暴,却只对各路诸侯、针对商之贵族,商王借残暴之名,欲行中兴大商之事,要讨伐商王,只凭当前的力量远远不足,还会让商人同仇敌忾,必须静待时机。

    姬发由此隐忍了下来。

    正当他要在西岐城外组建防御线,以防帝辛讨伐东夷后调动主力西征,一条消息落在姬发耳中。

    商人大祭,就在三个月后,届时帝辛秘密归朝歌,周王可击之。

    姬发对此颇为忐忑,若非说这话的是姜尚,这位被证实有神灵之能的军师,姬发完全不敢信任。

    姜尚却道:“大王,此事臣不该隐瞒,却因时机未到,未能对大王言说盟军之事……朝歌城内,有先王之密友,若让帝辛消亡东夷,西岐危矣。”

    姬发道:“而今各路诸侯已归家中,调动兵马粮草最少也要七八个月之久。”

    “周之一部,携羌之六部,可直取朝歌!”

    姬发思索三个时辰,姬考惨死后的肢体划过他眼前,他已忘了自己有多少日夜自噩梦中惊醒,而后摔杯明智,命姜尚调动兵马,尽出周之精锐,躲避商人眼线。

    半个月后,周国仅有数十万大军,走岐山小路直奔东方。

    沿途周国大军之异动,已被商人探马所发现,然北伯侯势力蜷缩北部不敢妄动,各路探马的消息传回朝歌城中,却如泥牛入海,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一张大网,已是悄然张开。

    在东征时连战连胜的帝辛,却并未料到,他这次听信了老臣的建议,回朝歌城过‘大祭’节庆,已是一头撞入了这张大网。

    商人主力,犹在东征,姜家已是不足为虑,接下来帝辛的心腹大患,不过就是西之周国。

    商之中兴,只能建立在诸侯国的流血之上。

    而这个时机,再有三五年便可抵达……

    然后就到了今天。

    商人大祭前日,朝歌城满城张灯结彩,四面城门附近把守的兵卫,机警地扫视着各处路口,一旦出现疾驰的探马,便会有冷箭偷袭。

    从城门至宫门,漫长的街路上,有诸多身影皆在潜藏。

    忽然一声霹雳炸响,一部败兵冲到朝歌城外,言说周军已抵数百里外,异兽成群、战车数千,所向披靡,沿途有十多家大诸侯组成联军,人数不知几何。

    朝歌城顿时大乱,王宫中的帝辛听闻此言勃然大怒。

    不过,帝辛并未自乱阵脚,立刻命费仲等大将组织大军,外出击溃周军。

    是夜,周军长驱直入,周王姬发亲率周国精锐大军组战阵前冲,商军临时组建的大军中有诸多奴隶军,装备不精、意志薄弱,又有歹人自军阵后纵火、高呼周国有数百万大军杀来,商军阵列一触即溃。

    周军战车滚过,步兵阵列冲杀,朝歌城外血流成河。

    商军意图凭城墙固守,然城门不知为何打开,一大股兵卫自城中作乱,四处纵火,宫门亦造冲击,各处城门除却周军精锐抵达的那一面,均被大火覆盖。

    周军杀过城墙,冲入这广阔无边的巨城之中,姬发驾车前冲,神勇不可抵挡!

    而李平安此刻在云镜中看到的,就是商周这不像是决战的决战。

    ……

    姬发闯入朝歌城,这一战其实已经不用打了。

    商人并非没有反抗能力,但商军主力、也就是帝辛统治集团从上到下都在东夷部落呆着,帝辛自己跑回来‘过年’,朝歌城内的各大老贵族突然发难,与周军里应外合。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强攻时间。

    朝歌城本该是帝辛的堡垒,而今却成了帝辛的囚笼。

    云上,神魂已完全归来的李平安不胜唏嘘……

    “此前虽然早有预料,但没想到,帝辛还是败给了这些老贵族。”

    “姬昌提前布局罢了。”

    李大志对此有些不以为然:

    “这背后不过是矛盾的必然爆发,帝辛的步子迈的太大,商国积蓄了千年的问题,他想在二三十年内解决,这可能吗?

    “他提拔一群出身较低的臣子,压制商容等老牌大贵族,这几年其实已是让这些大贵族颇感危机。

    “东伯侯姜家大损,那后续就是西伯侯姬家,等帝辛解决了西伯侯呢?他要解决谁?那必然是拥有太多奴隶、占据了太多耕田、早已成为大商最大奴隶主和地主的各大商之贵族咯。

    “这其实是殊死斗争。

    “以比干为首的王室臣子,是帝辛的基本盘,但这个基本盘还有一个变数存在。”

    “变数?微子启?”

    “不错,就是他,我可是看了几年了。”

    李大志眯眼笑着:

    “这家伙才是姬昌最大的合作伙伴,姜尚就是他们之间联络的信使,当然,姜尚本身十分强横,文韬武略无一不知、无一不擅,军阵粮草也是安排的妥妥当当,确实是个人才。

    “后面也大概不用看了,帝辛没活路,他连这次回返朝歌城,都是被这些老贵族提前埋伏好的棋子给忽悠的。”

    李平安叹道:“改革者多是这般下场。”

    “他确实动了太多大贵族的利益,”李大志伸了个懒腰,“瞧,都不用姬发引军前冲,子启安排的兵马已经开始冲击王宫了。”

    李平安:……

    “要救帝辛吗?”李大志问。

    “不了,尊重,回头给帝辛、姜尚、姬发在天庭留个位置吧,爸你来做这件事。”

    李平安打了个哈欠:

    “我现在就想好好睡一觉。”

    他身上已经恢复成了道袍与长靴,没了被同化之危的他,自身逻辑与思维已尽数回归。

    李平安刚要离开,突然眉心轻轻跳动,皱眉注视着下方。

    李大志问:“咋了?”

    “没事,只是……我回来前,通过天道推算,寻找到了一点蛛丝马迹,就是在这个临界点可能会有一丝藏遁的一。”

    李平安简单说着:

    “这种推算接近于算,而不是接近于道,是通过六十四卦反复提炼出的推算手法。

    “但我并不知道,这个临界点会有什么东西。”

    李大志刚要说话,李平安突然抬手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李大志发觉自己竟然完全没办法开口。

    李平安盯着凡尘。

    他在等,等一个,他此前为何不想离开南洲的理由,等一个他在过去、未来苦苦追寻,用自身元神体会了无边无际的孤寂,所得出的那个模糊的结论……

    他算到了,却没算到具体是什么。

    朝歌城的大火愈演愈烈,周军冲入城中,并未大肆掠夺,而是相对克制,直奔王宫方向。

    宫门大火,叛乱的商人杀入此间,帝辛能掌控的军事力量还在城外,被周军冲散,那费仲犹在苦战,帝辛身边的臣子仅有尤浑等几人。

    帝辛大势已去。

    他并未多抱怨什么,相反,他此刻十分平静,平静地注视着越来越近的叛军,看到了叛军将领那熟悉的面孔。

    是商人。

    周为外敌,商为内应,他们不满的只是他这个大王。

    帝辛惨淡一笑,并未多说什么,而是率领数百卫兵直奔宫殿后方的鹿台。

    接下来就是帝辛自焚的经典画面。

    当帝辛的亲信在搭建火架时,尤浑等臣子苦苦哀求,让帝辛想办法逃遁出去,商之大军回返只需数月,就可平定乾坤。

    帝辛却是冷然道:“而今四面皆敌,商人负寡人,但寡人不愿负商人,而今当效仿商汤先祖,火焚自身,以身侍奉于诸神明,使得我大商国运长盛不衰,商王当如是。”

    “大王……”

    帝辛并未多言,转身走向火架,因为鹿台之下已是传来了阵阵杀喊。

    王宫之外还有大批车架来袭。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异香 剑来 仙逆 大夏文圣 玄鉴仙族 武圣! 神话之后 苟在仙界成大佬 剑啸灵霄 洪荒之圣道煌煌 谋局 中州录 天禄星今天又在水群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不朽凡人 武道天途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彼岸之主 虚无真解 志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