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59章 太清授《道经》【三更求票!】(第 1/4 页)

    第259章 太清授《道经》【三更求票!】

    东、东窗事发了?!

    他当时忽悠轩辕黄帝的话,被太清教主听到了?

    李平安喉结上下抖了抖,忍着没直接跪下磕头,保持着行道揖的姿势,心底快速浮现出几个选项,而这几个选项又被他迅速否定。

    ‘一切都是瞒不过太清师兄的。’

    拼了!

    李平安朗声道:“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善。”

    太清老子双目并无神光,只是凝视着李平安,缓声道:

    “天下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此有道者乎?”

    李平安一时有些懵懵然,只能低头保持躬身状态。

    老子又问:“此经文只存于吾心中,尚未传于世间,你从何处得闻?”

    ‘小子灵光一闪想到的?’

    李平安着实想这般回答,但他秉持本心、内查自性、追溯本真,还是决定从实招来。

    他道:“禀师伯祖,弟子幼年曾听人讲述此经文!弟子愚钝,也只是记住了寥寥几句!”

    老子道:“将你所知经文悉数背来。”

    “是!”

    李平安整理了下记忆中有关《道德经》的句子,赫然发现,他其实早就用过了许多经文。

    老子只说了这句,或许是因,他与轩辕黄帝接触之后,老子才将目光放在他这个‘无名之辈’身上。

    既已是走了这条‘寻真’之路,李平安也不敢有任何隐瞒,缓声背诵: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

    李平安一连背了十几段,都是他印象最深、记忆最清晰的内容。

    他这般不断背诵着,道心竟多了一份奇妙的感觉。

    《穿越洪荒,我为太清老子背道德经》?

    他印象最深的《道德经》经文,多是《道经》而非《德经》,前者蕴含玄妙大道,后者多是治世之理,本为内圣外王之学。

    渐渐的,李平安话语有些停顿,目中多了几分思索,下意识闭上双眼。

    一缕缕玄妙道韵自他身周环绕。

    李平安竟当着太清老子的面,背诵着太清老子还没对任何人提及的经文,然后……当场开始悟道。

    就算是清静无为、三清之首的太清教主,此刻也是禁不住略微皱眉,仔细瞧着李平安的身形。

    不多时,太清微微颔首,那枯瘦且宛若是在天地之外的手指,对李平安点出了一点微光。

    李平安动作很自然地盘腿打坐,心底开始回响起了数十章经文。

    “你所知经文略有不对,此为原本。”

    李平安精神一振。

    虽然他还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已过了这一关,但机缘在前,自当全力握住!

    于是静心感悟,将这数十章经文细细记下。

    渐渐的,他陷入了更深沉的悟道状态,物我两忘、抱元归一,外物尽抛诸脑后。

    过了七日光影。

    女娲已回返圣母宫,并未在此多等。

    李平安身周涌现道道仙光,道境竟突破了一阶,而他背后缓缓浮现出了一张浅浅的太极图虚影。

    他缓慢睁眼,目光清澈如古井,眼底依旧带着几分思索。

    “感悟如何?”

    太清老子嗓音传来,李平安如梦惊醒。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仙逆 大夏文圣 神话之后 武圣! 玄鉴仙族 谋局 剑啸灵霄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彼岸之主 中州录 遮天 志怪书 不朽凡人 修真门派掌门路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洪荒:截教副教主 洪荒之圣道煌煌 你们修仙,我种田 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