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2章 ,笑开花了(第 3/4 页)
生怕张庸说的不灵验。
“龙长官,这是你们自己和法国人的军火交易,和我无关。”
“明白。明白。”
“相反的,我来火车站,是来查看军火贸易情况的。”
“了解。了解。”
两位滇军大佬都是心知肚明。
正好,前期的铺垫起作用了。
他们之前,的确是和法国人在谈军火贸易。完全说得过去。
沉默。
安静。
耐心的等。
五分钟……
十分钟……
十五分钟……
“呜呜呜……”
“呜呜呜……”
终于,东南方有火车汽笛声传来。
所有人都是精神一振。
火车来了!
军火来了!
“哐哐……”
“哐哐……”
片刻之后,一趟长长的列车缓缓的驶入站台。
总共有八节车厢。这是站台的极限。也是滇越铁路的极限。只能安排这么多。
但是对于滇军两位大佬来说,已经是非常欣喜。
如果八个车厢全部装满,军火数量也相当可观!
“你们上去查看吧!”
“好!”
卢瀚带人上去。
第一个车厢打开。里面都是步枪。
不是法国人的勒伯尔步枪。而是英国人的恩菲尔德·李步枪。
也就是俗称的英七七。十发弹仓。7毫米子弹。
为什么选择英七七?
主要是考虑到以后出国作战需要。
第一批远征军,是需要国军自己提供武器装备弹药的。
当时的武器非常杂乱,导致战斗力很差。
现在自己来了,必须提前准备。
相对于春田m1903步枪来说,英七七射速更快,火力更强。
而且,和英国人的弹药配套。可以直接使用英国人的子弹。
这一点很重要。
因为在42年初期,美丽国的弹药还没输送过来。
美丽国军队也还没出现。前期基本上是配合英军作战。提前适配,可以提高战斗力。
事实上,配合远征军作战的,都是英军。好像没有美军地面部队。
“这是……”
“英国人淘汰的,然后法国人转手高价卖给我们。”
“明白了。”
卢瀚点点头。这就是对外说法。
非常符合帝国主义的贸易特点。
卖给华夏的军火,基本上都是残次品,或者淘汰品。
法国人的勒伯尔步枪,已经是1886年定型的老古董。
“当啷……”
“哐啷……”
第二个车厢打开。
也是英七七步枪。
“当啷……”
第三个车厢……
第四个……
都是英七七步枪。
每个车厢1000支。总共六个车厢。总共6000支。
剩下两个车厢,还有其他六个车厢的缝隙,都是7毫米子弹。总共200万发。
一趟军列,就是这么多。
主要滇越铁路设计比较小气,车厢又短又窄。
后世的铁路都是经过扩建的,车厢又宽又大。运输能力是民国的好几倍。
“少龙啊,大恩不言谢。”
“龙长官,你们谈好的第二批军火,会在今晚深夜到达。”
“好,好,好。”
“第三批,会在明天深夜到达。”
“好。好。好。”
龙耘简直是要笑开花了。
这个张庸,信誉果然是第一流的。
说武装八十个保安团,肯定不会只武装七十九个。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