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3章 ,让全世界都知道(第 3/4 页)
他张庸的名声越臭,委座越是放心。
要是他张庸那天爱惜羽毛,开始收买人心,委座才是真的睡不着了。
“快说。”
“日本人和苏联人,迟早是要发生冲突的。”
“它们会打起来?”
“是的。”
“它们之间会爆发战争?”
“是的。”
“你确信?”
“确信。但是规模不会很大。”
张庸打了一个补丁。
你别回去胡乱报告。
我说的是发生冲突。但是没说两国会大打出手。
张鼓峰,是很小规模的冲突。
诺门坎规模比较大。但是也在一定范围内。
是日寇自己控制的。吃了亏以后,居然打落牙齿和血吞。认了。
后世因为诺门坎的苏军损失问题,争论的非常激烈。谁也无法确定,苏军到底损失了多少。
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日寇再也不敢北上。显然是被打怕了。
以日寇的嚣张跋扈,狼子野心,居然被打的不敢报复。可见内心到底是有多恐惧。
“你怎么知道?”
“他们派人来观摩,我就知道了。”
“观摩?”
“当然是要预备开战,才需要实地观摩啊!”
“那,什么时候?”
“未来一两年吧。”
张庸其实不记得准确的冲突时间。但是,肯定是未来一两年。
随着苏联援助的增加,日寇越来越愤怒。于是想要教训教训对方。没想到,最后被对方教训了。
以日寇的尿性,发现自己打不过,立刻转头求和。签订互不侵犯协议。
就是这个协议,给华夏带来了很大麻烦。
苏援逐渐断绝了。
鼎鼎大名的74军,差点没有武器弹药作战。惨的一笔。
幸好有个租借法案,勉强补上一点。
到珍珠港以后,美援大量到来,国府的好日子终于来了。
如果没有史迪威,简直就是老蒋的人生巅峰。最高光时刻。还在开罗会议露了脸。
哦,说到史迪威。他眼下就是在华夏。就在汉口。
他已经在美丽国驻华夏大使馆连续担任了多年的武官,目前还默默无名。
“你能和夫人通报消息,对吧?”
“是……”
“请她多多关照史迪威的家人。”
“史迪威是谁?”
“大使馆武官。”
张庸认真介绍史迪威的身份。以免杜芸搞错。
此时此刻的史迪威,确实寂寂无名。可是,在数年以后,他会对国府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好的。我记住了。”杜芸认真记录在案。
她发现张庸很严肃。
所以不敢掉以轻心。
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她很分得清。
否则,也不会被夫人指派来到张庸身边。单纯靠漂亮脸蛋可不顶用。
“还有马歇尔、艾森豪威尔、尼米兹……”
张庸又说了几个名字。
目前,这些人,都是默默无闻的。
如果夫人愿意,可以提前认识,联络联络。她最擅长这个。
当然,如果是不愿意,那就算了。
有些人,有些事,他就是提一嘴。剩下的,就是自然发展了。
老蒋和史迪威的矛盾,难以化解。最终撵走了史迪威。但是因此而得罪马歇尔。让马歇尔很不爽。
马歇尔不爽。杜鲁门也不爽。
后来的事情就是这样了。老蒋自己搬石头砸自己脚。三年转进孤岛。
万般皆是命。
没办法改的。
“这些事情,你是怎么预测的?”
“猜的。”
“猜?”
“你忘记了。我是鬼谷子的第56代传人。精通易经……”
“唔……”
杜芸闭嘴。决定不再问。
什么鬼谷子!什么易经!
信你才有鬼了。
不过,她就是负责传话的。
张庸怎么说,她就怎么报告。信不信,是夫人的事。
“噗!”
“噗!”
有沉闷的爆炸从远处传来。
是外围的日寇开始发起零星的攻击。试图渗透进来。
战斗又开始断断续续的进行。
日寇改变战略,以小分队袭扰为主,纯粹依靠单兵技巧楔入。
国军防线的所有地段,都在战斗。
弹药消耗很大。
论单兵素质,国军肯定是不如日寇的。
尤其是孙桐萱的12军,本身就不是精锐。很多士兵都是胡乱开枪。
十几个日寇就能吸引得国军劈劈啪啪的开火。消耗子弹无数。但是一个日寇都没有受伤。
幸好张庸在。
只要日寇进入半径六公里范围,立刻被发现。
断断续续……
好像前列腺发炎……
没什么战果。
日寇纯粹就是袭扰。
一天过去……
土肥原贤二来到最前线。
同时,日寇的重武器,也是纷纷投入战斗。
包括坦克和105毫米重加农炮。
“轰……”
“轰……”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