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4章 ,玛德,看谁炮弹多(第 2/4 页)
空指部地图显示,南面的运城,日寇有很多重炮。
虽然没有150毫米以上的。但是,那些105毫米重加农炮的射程很远。不知道胡宗南……
摇摇头。懒得多想。
既然别人要抢功。他就当做不知道。
趴在地上。
闭目养神。
养精蓄锐。
“来了!”
“来了!”
终于,有一部分国军步兵赶到了。
是从东南的山路钻出来的。但是乍一看,几乎不像是国军。
像什么?
叫花子。
衣衫褴褛。毫无军容可言。
还不如之前遇到的八路军游击队。真的。很大的差距。
八路军的军装虽然有很多补丁。也很陈旧。但是,至少,别人是穿着整整齐齐,像一个军人。
但是眼前的这些国军,太不注意自己的军容了。
“他们……”
“是军队吗?”
连旁边的173师骑兵连的官兵也惊呆了。
他们常年征战,也没见过军容状况这么差的国军伙伴。
不是,你们的军装,到底是穿了多久了?没替换的吗?
桂军173师也是杂牌。但是也没差到这样。
就是川军也没这么糟……
深呼吸。
努力稳定自己的情绪。
派人上去联系。结果又是鸡跟鸭讲。
173师骑兵连,很多八桂子弟,那个方言,港西撞死四只鸡……
好不容易,才终于沟通到一些信息。
对方是第七游击纵队的。其实就是裁撤下来的陕军。
因为这个游击纵队是临时的编制,是没有进入军政部编制序列的。所以,没有补给。
平时都是依靠第四集团军这里挪一点,那里挪一点,勉强维持着。
军装、武器什么的,都是正规部队淘汰的。
第四集团军本身的补给就不充足,又有多少可以腾挪给他们?
怎一个惨字了得。
“还好……”
张庸松了一口气。
原来不是正规军。
但是问题又来了。他们是要编入第26集团军的啊!
在编入第26集团军以后,他们就是正规军了。他们的衣服鞋袜,都需要从一战区拨付。
也就是说,要从洛阳运输过来。路上需要好长时间的。
国军的后勤运输能力,向来很弱。本身也没几辆卡车。
哪怕是胡宗南麾下的汽车团,也就是几十辆卡车。连一百辆都没有。可见有多惨。
麻烦……
急不来。
只能一步一步来。
一边打,一边等后勤慢慢运输吧!
希望系统什么时候奖励一百辆卡车。不需要我自己掏钱……
“轰……”
“轰……”
日寇还在继续开炮。
玛德,真的以为你们炮弹很多吗?
“报告……”
一个军官来到张庸面前。
有气无力的。身上有伤。说话的声音也微弱。
身上的军装也很破旧。军衔领章已经被撕掉。但是军装颜色显示是陕军。
张庸刚开始的时候没留意。但是忽然想起来。
“你是杨……副参谋长?”
“是……”
“你怎么……”
张庸想说,你怎么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这个杨副参谋长,之前就是十七路军的副参谋长,曾经和他张庸有过交接。
骑兵旅就是这位龚副参谋长带队交接的。
当时没有问对方的名字。只知道是姓杨。和杨虎城是一个姓。
“唉……”
杨副参谋长心力交瘁。
一屁股坐在地上,不想动了。仿佛是知天命一般。
张庸招招手,叫了几个陕军军官过来。
询问,得知杨副参谋长叫杨古寺。从小就是孤儿。在古寺里面被僧人养大,所以叫杨古寺。
后来参加十七路军。因为战功一路做到副参谋长。
西北事变以后,十七路军被拆解,七零八落,他自愿去带游击纵队。
这个第七游击纵队,是一个很大的编制。足足有两万人。都是裁撤下来的陕军,苟延残喘。
张庸伸手将对方身上的军装撕开,发现对方身上好几个伤疤。
那些伤疤都还没好。伤口还是红的。还有脓包。显然是感染。
这种感染在当时很致命。
完全看草药的效果。而草药因人而异。
有的是人有效果。有的人没有。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