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9章 ,要切腹了(第 2/4 页)
他原来是230师的参谋长。一直跟着230师。可以说是对部队最熟悉的人了。
龙慕韩接手以后,也需要一个这样的熟人传帮带,于是留下。
没想到,六十多岁了,人生还大起大落。
见证了淞沪战场的残酷。
“有事?”
张庸回头。
吕心镜喘着大气。好累。
毕竟是老骨头了。和张庸这样的小年轻无法比。
这位专员大人,实在是神奇。
上,可以接管整个中央兵团。指挥几十个师和日寇展开激战。
下,可以去指挥一个炮组。源源不断的击落日寇飞机。创造一个又一个的记录。
下下,还能做一个普通士兵,端枪在战场上射杀残存的日寇。
感觉除了生孩子,就没有啥是他不能做的。
“专员,情况有变。”
“什么?”
“我们监听到日寇的电台消息。”
“哦?你们还能破译日寇电报?”
张庸非常意外。
这可是新鲜事。
日寇的电报,其实密度也不算太高。
毕竟,日寇那边,好像也没什么非常出色的电报人才。
有个百武晴吉,好像是破译电报出身。曾经破译过北极熊空军的情报。仅此而已。
倒是日寇自己的电报,被美丽国多次破译。
姜毅英那个破译偷袭珍珠港的电报,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暂时存疑。
然而,相对于华夏自己的密电系统来说,日寇的密电系统高级多了。
华夏军队的电报经常被日寇破译的。
第四次长沙会战的时候表现的特别明显。国军重要电报几乎全部被破译。导致日寇能够顺利的针锋相对。
否则,第四次长沙会战,已经是1944年5月,日寇已经是强弩之末。力量有限。不会那么轻易攻克长沙。
“也不算是破译……”
“那是……”
“我们是判断日寇电台的活动频率,找出相同点。结果发现有六个日寇师团级电台密电来往非常频密。”
“什么意思?”
“专员,我担心,可能有六个师团,正在密谋什么行动。很有可能是向我们包抄上来。”
“六个师团?”
“对。”
“哦。”
张庸不置可否。
日寇会出动六个师团来对付自己吗?
不清楚。
感觉自己好像没那么有价值。
他还是有一点点自知之明的。就他这样的,怎么可能值得日寇六个师团围攻?
六个师团,都足够日寇去围攻一个战区了。
以后日寇最精锐的11军,巅峰时期,都没有六个主力师团呢!很多都是三流、四流师团。凑数的。
当然,如果是真的,也是好事。
这就意味着,自己拖住了日寇六个师团。极大的削弱了日寇对金陵的威胁。
自己拖住日寇六个师团,金陵那边如果还支撑不住,他也没办法了。只能说,一群猪队友。
“专员……”
吕心镜欲言又止。
他感觉张庸好像没抓住重点。
大人!
我们情况很危急啊!
我们有可能被日寇六个师团包围,然后覆灭。
“消灭国崎支队再说。”
“这……”
“情况我已经知道了。但是,今晚,我们必须拿下国崎支队。”
“是……”
吕心镜答应着。
想要说些什么,又不好说的。
这个年轻人的身上,似乎有无形的压力释放。让他不敢多言。
真的有压力吗?压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但是,只要想到张庸这个名字背后附带的各种事迹,压力就来了。
“进攻情况如何?”
“国崎支队已经退缩到王庄镇,负隅顽抗,死守待援。”
“能拿下吗?”
“想要迅速拿下,有难度。会有大量人员伤亡。”
“我亲自去看看。”
张庸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时不我待啊!
天亮前必须结束战斗。
必须灭掉这个国崎支队。否则,就没有机会了。
白天,日寇飞机会出动。日寇的重炮也会疯狂发射。国军必须撤退回到出发阵地。
一天的时间,日寇其他部队会蜂拥而上。
去前线。
果然,雷达地图发现大量红点。
好家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居然还有五千多个日寇。
雷达地图显示,在日寇的南面,已经有大量白点修筑了防线。将国崎支队和其他日寇分割开来。
众多的白点里面,黄点很多。判断是段兴道率领的167师。
他们主动承担了最危险的任务。就是阻敌增援。同时阻挡日寇突围。他们腹背受敌。
话说,红党那边的人确实很有奉献精神啊!
谁都知道,卡在南面的任务是最艰巨的。危险很大。牺牲肯定很大。
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可能整个部队都打光。
国军一般没有人愿意主动承担这样的风险。
好。
这个段兴道,可当大任!
研判地图。
发现西面、北面,都是100军的部队。雷达地图显示都是蓝点。
东面则是黔军103师。显示的也是白点。
五个师,总兵力大约四万人。后方还有几千人留守。
国崎支队剩下大约五千人。双方兵力对比八比一。理论上应该是足够了。
所以……
犹豫什么呢?
干!
保证充足的弹药!
用迫击炮和机关炮,将日寇阵地平了。
无论有没有日寇,都全部推平了。所有突出地面的,全部铲平。
“来人!”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