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973章 赵煦的传家宝(第 3/4 页)

    毕竟,在明算科、明法科,其实宗室和士人是被拉到同一个水平。

    甚至,很可能宗室子弟,在这方面比士人更有优势!

    因为啊,宗室旁系们这百年来,一直在把女儿嫁给民间商贾。

    以至于,现在汴京城里的那些豪商家族,每年祭祖的时候,祠堂里都是跪满了县马。

    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宗室们和商贾们走的这么近,当然也都沾染上了商贾的习性。

    锱铢必争,算计精明。

    很多人读书时读不进去的。

    但打算盘,钻研制度和律法的空子,却都个顶个的聪明!

    想到这里,章衡等人的脸色就变了。

    纷纷拱手道:“陛下圣明!”

    实在是,这大宋朝的宗室,他们惹不起。

    而且,讲老实说,减少宗室人数,是属于国策的。

    毕竟,大宋朝的三冗之弊,人尽皆知。

    这宗室繁衍,日渐增多,朝廷负担越发沉重,乃是不争的事实。

    故而,鼓励宗室自愿出宗牒,自食其力,是从仁庙开始就有的政策。

    奈何成效有限。

    就只有那些因为父祖不努力磨勘,导致连自己都养不活的人,才愿意选这条路。

    没有办法,熙宁变法的时候,王安石就干脆一口气革除了大量五服之外的宗室宗籍。

    然而,他这样做反噬也是极大。

    当年的宣德门下马事件的直接参与者,据说就有着被王安石革除宗籍的宗亲子弟。

    所以,只要有可能,朝廷其实都是很愿意,让宗室子弟们,自愿出宗籍的。

    熙宁二年,先帝让两府议定的宗室宗亲科举之法,就是一次尝试。

    其意义不在于,有多少人能在科举中中举。

    而是有多少人,肯去宗正寺申请自愿出宗牒,放弃自己的宗室赐名、赐官身份。

    奈何,熙宁以来,宗室子弟在科举上,不能说大获全胜吧,只能说是一败涂地——十九年来,就一个赵令铄中了进士。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宫墙柳 沉溺 北齐怪谈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斗破:签到三年,从俘获女神开始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晋末长剑 机战之无限边境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藏在时光深处的你 在暴戾的他怀里撒个娇 万历明君 冠军请留步 希腊神话 酒仙斗罗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穿越兽世当神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