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宋辽的默契(第 3/4 页)
大理人自然是怎么都想不到,就这十余年的光景,蒲甘就已经烂完了?
所以,本着料敌从宽的原则。
高家决定,先从大宋这边进口先进的神臂弓以及制式甲胄。
再挥军掸邦,收复故土。
然后再看情况,要不要进军下缅甸。
赵煦就更不知道了。
他看完大理国的国书,就提笔在国书上批示,然后放到一边,等到觐见仪式后,自有礼部官员安排高泰运的单独觐见时间。
……
大理之后,是交趾入贡朝贺使——一个名义是国主李乾德所委任,实际是李太德所派遣的使团。
这自然是没什么好说的。
作为一个买办傀儡,一个现在在经济和军事上,完全依赖于大宋的政治团体。
交趾使团在赵煦面前,表现的几乎能和高丽人相比了!
其言语之谄媚,姿态之卑微,甚至都有些让人尴尬。
但赵煦却没什么表示,只是淡淡的说了几句场面话,就叫交趾使团退下去了。
他很清楚的。
李太德之所以恭顺,之所以卑微。
纯粹只是因为打不过大宋,又依赖于大宋而已。
而交趾的天性就是两面三刀。
所以,只要大宋能持续强盛。
那李太德就只能乖乖的给他当狗,叫他做什么就做什么。
然而,若大宋一旦表现出颓势,交州的土司们开始和汴京离心离德。
信不信,升龙府的李太德,立刻就能跳反。
类似的事情,在交趾的历史上,上演过无数回。
好在,赵煦对交趾的定位,始终很清晰——一个粮食产地。
只要李太德的交趾,可以按照条约,每年把两百万石大米送到大宋来。
赵煦不在乎他在做什么?
更不在乎他在想什么?
他是恭顺也好,还是在学越王勾践也罢。
随他!
交趾使团之后,就是日本贡使。
不过,这个所谓的日本贡使,其实是礼部安排来凑数的——上殿的使者,依旧是今年入宋请求大宋援助的僧人赖缘。
其压根就没有日本国主的授权,更谈不上贡物了。
所谓国书、国礼,都是刑恕安排好的。
这一点,赵煦知道。
同样凑数的,还有所谓的大食国贡使、勃泥国贡使、三佛齐贡使以及于阗、龟兹、高昌等国使团——全部都是刑恕,在夷门坊的胡商里找人来冒充的。
原因嘛,自然是为了营造一副万国来朝,大宋中兴的假象。
虽然赵煦和宰执们都知道,并没有什么万国来朝,大宋也还远没到中兴的程度。
可是,让天下人,尤其是那些草莽中的英雄豪杰们相信大宋天子圣节,万国来朝,国家日益强盛,大宋将要如同汉唐一般君临天下很重要!
只有这样才能震慑这些人,让他们乖乖的当顺民,不要有不该有的想法。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