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菜单上的高丽(第 2/4 页)
但很遗憾,这笔钱,并未真正流入交趾社会。
而是落到了李太德手中。
李太德在拿到这么大一笔外汇收入后,将其大部分用来犒赏三军,笼络将校,巩固权力以及从大宋采购优质甲械。
这使其内部政治稳定,刀把子更是无比忠诚。
唯一的问题是——这每年两百万石贡米的额度,压得交趾国的底层农民,喘不过气来。
虽然,李太德并不在乎那些如同草芥一样的刁民的死活。
可终究,还是需要这些刁民种地卖粮。
而李太德想要取代乃兄,就必须向国中证明自己。
尤其是在武功方面!
然而,去年的惨败,使交趾人不敢觊觎交州,也没有人敢说什么‘收复故土’。
于是,唯一的选择,就只有一个——挥师向南。
掠夺占城、真腊等国。
夺取其财富、青壮、妇孺,充实自己。
这叫取偿于南!
也是改贡为征,两难自解——只要灭掉占城、真腊。
得到其广袤肥沃,适合水稻种植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区。
再学习交州模式,把占城、真腊的百姓,充为稻田之奴婢。
这不就能既赚到北朝的米钱,又能让交趾再次伟大?
于是,李太德在得到此策后,如获至宝,将之视为交趾国策。
自去年年底开始,就一直发兵,攻打占城、真腊。
在北方大败亏输的交趾军队,在得到大宋方面的甲械输出后,到了南方就拳打占城,脚踢真腊。
瞬间就重新找回了自信,于是,开疆拓土,重振国威。
所以,站在李太德和他的统治集团的立场来说。
贡米贸易,哪里丧权辱国了?
这分明就是大宋天子,怜我交趾,扶助交趾的仁政!
何况,汴京天子曾有德音——将来,要慢慢的将交趾国的贡米,从纳贡改为和买。
也就是说,汴京天子许诺,未来可能免除交趾的战争赔款,并将之改为收购。
等于许诺给交趾的稻米种植园的稻米,一个庞大的市场!
蔡京不知这些内情,但李太德的态度,却让他挑不出错来,只好笑道:“贤相高义,吾当上禀天子,称许贤相!”
然后,蔡京便以主人的身份,延请高遵惠、李太德,进了岑自亭为他们准备的偏厅。
三人入内后,蔡京作为主人,自是居于主位,高遵惠、李太德分坐两侧。
宾主落座后,蔡京便换来自己的心腹周邦彦,与之吩咐:“吾要与高、李二公,商议机要,且屏退左右,勿留外人!”
“诺!”
周邦彦依令行事,很快的就将这偏厅的仆人、元随们都清理了出去。
他本人最后一个出去,顺手将门窗带上。
高遵惠和李太德见此,神情都松弛了下来。
高遵惠更是待周邦彦出去后,就拱手对蔡京道:“吾自闻相公南下后,早欲亲至廉州拜谒……”
“奈何王命在身,只能先迎崇贤候入境,望乞经略恕罪!”说着他就起身,对着蔡京作揖谢罪。
蔡京一听,顿时心中明了:“果然,官家阵图,在高遵惠之手!”
连忙起身拱手:“岂敢!岂敢!”
“高公既承圣旨,自当以旨意为先!”
蔡京说着,看向高遵惠,问道:“敢问高公,官家圣旨之中,可有对吾的指挥内容?”
高遵惠微笑着点头。
蔡京立刻面朝汴京方向,拱手拜道:“臣京,恭听德音指挥!”
高遵惠也是严肃的面朝汴京方向拜了三拜,然后从贴身的内衣中取出了一封用着火漆密封的信件。
“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兼安南都护臣京,且上前受诏!”
蔡京对着汴京方向,郑重的拜了四拜,然后恭敬的来到高遵惠身前,恭恭敬敬的接过了那封信件。
高遵惠微笑的看着蔡京,将信件交到他手中。
蔡京拿着信件,回到自己的位子,仔细的检查了一番火漆,确认没有破坏痕迹,这才小心翼翼的将之放到烛台前,用火烤化火漆,然后取出其中的旨意。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