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835章 冯京:这圣眷,老夫必得之!(第 2/4 页)

    譬如汴京城的那三十六家正店,百年来转手了不知道多少次。

    然而……

    正店的东主的换手率虽然很高,但隐藏在这些正店背后的勋贵,却是极少变动。

    换而言之,买扑下一个抵当所,利益起码可以维持二三十年。

    足够家族培养出第二代、第三代的高官来接班了。

    这是真正的世家之基!

    像这种机会,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更不是什么人都愿意给。

    至少,过去百五十年的赵官家,没一个肯给的。

    只有眼前的官家。

    这位如今在武臣勋贵外戚文臣们眼中的‘宽仁圣明天子’才肯给,也才舍得给!

    桃之以桃,报之以李。

    他冯京当然得报答!

    “至于陛下所问……”冯京在心中,只思虑一刻,便有了答案:“胥吏残民,自古以来便为弊病!”

    “圣朝开国以来,历代祖宗,皆欲澄清吏治……先帝便曾设仓法,予胥吏俸禄,欲以此安其心……又严肃法度,诏受俅者以严刑酷法!”

    “奈何彼辈,不读诗书,不知圣人经义,胸无仁义,心无道德,只知逐利……”

    张方平微微侧头,听着身旁那头锦毛鼠在御前信信狂吠,在天子面前,一副社稷支柱,架海紫金梁的作态。

    他的眉头就忍不住皱起来,心中更是暗骂了好几句锦毛鼠。

    奈何……

    这锦毛鼠说的话,非常正确。

    他一时间找不到机会插嘴。

    直到,冯京说到胥吏们的弊病在于‘不读诗书,不知圣人经义’的时候,张方平终于找到了机会插嘴。

    他微微躬身,趁着冯京说话的间隙,趁机道:“陛下,冯节度之言,老臣亦深以为然!”

    “彼辈未得圣人经义熏陶,无仁义道德,自然害民残民……故历代皆以为弊!”

    “然,自陛下登临大宝以来,纳贤才,用正人,命开封府以‘公考’录用吏员,自是之后,汴京城风气为之一变!”

    “君子正人充盈于有司官署,道德雅士进用于街巷闾里……”

    “百姓欢腾,士庶咸乐!”

    “老臣愚以为,今欲去胥吏之害,还府界太平,陛下当推恩开封府……命开封府,将公考之法,用于府界诸县!”

    “如此,诸县、镇内外,皆用读书人,进正气、退邪散……自然无有旧日之弊!”

    冯京瞪大了眼睛,看向张方平,心中怒骂了一句:“张安道!”

    “汝竟敢将老夫要说的话说了!”

    “皓首匹夫!苍耳老贼!”

    然而,他再怎么骂,也改变不了,张方平将他的风头抢走的事实!

    微微抬头,冯京就看到了身前的少年天子,在听完了张方平的话后,眼带笑容,面若春风。

    冯京咬了咬嘴唇!

    心中千百个念头,此起彼伏!

    “官家的心思……吾知,张安道自然也知……”

    当今天子即位后,所做的诸多举措中,如今被公认最有成效的,莫过于借助当年僧录司诬告蔡京案,进而开始的公考招录。

    通过一个简单的考试辅以有司正贰官主持的面试程序,将那些滞留在京的士子,录入开封府系统,让他们充当基层官吏。

    一开始,士子们扭扭捏捏,觉得有辱斯文,不愿参加。

    舆论对此也有意见。

    但随着朝廷下诏,规定经过公考招录的吏员,其身份不属‘吏’依然是‘士’。

    理由是——士大夫以道德立身,用经术立命!

    而公考,是以考试的方式,招录士人,为国效命,他们和开封府之间签的是雇佣契约。

    所以,这是征辟!

    与沿边的经略幕府征辟的士人一样。

    你能说,诸路经略征辟的士人是胥吏吗?

    当然不是!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不是吧君子也防 沉溺 晋末长剑 北齐怪谈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藏在时光深处的你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秘密部队之龙焱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穿越兽世当神棍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斗破:签到三年,从俘获女神开始 东汉末年枭雄志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宫墙柳